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成品油定价机制须更偏重消费者利益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26日13:01  新闻晚报

  日前,国家发改委对违规高价批发销售柴油的8家企业进行公开查处,而国内两大石油巨头也承认确实存在囤油待涨的现象。经媒体调查,类似的事件并非个案,而是集体行为。

  企业囤油待涨直接导致全国各地出现油荒,给人民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带来影响。而要克服油荒,根本而务实的做法在于尽快改革当前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使其更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国际油价的涨跌情况。

  这几年来国际油价波动比较大,就以过去一个月的国际油价为例:10月25日,国际油价在82美元左右;11月24日,纽约原油的收盘价为83.86美元。单看这两个数字,波动幅度只有2%左右。但实际情况是在这一个月之间油价有过一段过山车行情,11月1日国际油价仍在82美元左右,到了11月11日则超过了88美元,这其中只有9个工作日,涨幅逾7%。而从11日到17日,油价又跌到82美元以下,跌幅同样在7%以上。而我们的成品油定价机制要求有两个关键数字,一个是22个工作日,另一个是波动幅度超过4%,只有符合这两点,油价才会调整。从上面的数据来看,很明显我国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无法及时、准确地反映国际油价的走势。其结果,就是国内油价该涨的时候不涨 (当然这种情况比较少,根据媒体的统计,过去一年中十次调整成品油价格,其中七涨三跌),该跌的时候不跌。该涨不涨,相关的企业就会囤油待涨,油荒的现象由此产生;而该跌不跌,给人的感觉就是石油企业在打劫消费者。

  我国石油的进口依存度超过五成,去年的进口量超过两亿吨。虽然两大石油巨头都是国有企业,在市场上形成垄断地位,但两大公司的主要业务都已经上市。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虽然可以要求两大企业尽社会责任,但其并非慈善公司,股东的利益同样需要照顾。有鉴于此,油价该涨还是要涨,但更关键的是该跌同样需要跌。很多论者早已质疑目前的定价机制有猫腻,过于照顾石油企业的利益。从实际情况来看,由于油价涨多跌少,石油企业因上涨不到位而带来的损失,早被因下跌不到位而带来的利润所覆盖。这可以从两大公司披露的利润增长情况上清楚地看出来,中石油今年又要成为亚洲最赚钱的企业之一。所以石油企业一出现上涨不到位就囤油,显然是在损害消费者利益,十分不应该。

  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光靠善意的呼吁和道德上的谴责无济于事。首先要改革定价机制,之前早有类似的呼吁,但迟迟不见行动,现在该是积极行动的时候了。由于国际油价波动很大,在调价周期方面可以缩短甚至取消22个工作日这样的规定。只要国际油价波动幅度达到一定水平,就应该进行及时调节。至于这个幅度是4%还是多少,可以根据国际油价的波动情况再进行论证。更重要的是,政府在设计新的机制时应更多考虑消费者的利益。由于我国成品油市场基本上由两大巨头垄断,这种状况在一段时间内无法根本改变,这就让消费者在石油巨头面前注定处于弱势地位。因此,如果政府站在企业而非消费者的立场上,即便是出台所谓的市场化定价机制,恐怕最终还是会成为垄断暴利的合法外衣。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