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写在玉树地震灾后重建2010年大规模施工结束之际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26日19:04  中国政府网

  大爱同心 温暖玉树

  --写在玉树地震灾后重建2010年大规模施工结束之际

      新华社青海玉树11月26日电(记者吕雪莉 骆晓飞 谢希语)7个月前的4月14日,玉树大地还是草木枯黄的冬季,一场大地震将玉树州结古镇夷为平地。房屋毁了,校舍塌了……

      7个月后,震后的第一个冬季,高原早来的冬天又将玉树草原涂抹得一派金黄。记者再次踏上这片遭受重创的土地,随着大规模施工的渐次结束,昔日的片片废墟在眼前消失,一排排崭新的民居初见雏形,一栋栋坚固的校舍已然崛起……

      在居民安置点、在过冬帐篷里、在牧民新居,玉树,在冬日孕育着希望……

      大爱同心,汇聚高原,各路援建大军奔赴高原,满怀兄弟之情,展开人类历史上海拔最高的大规模重建活动

      高寒、缺氧、天气恶劣……

      高原严酷的环境阻挡不住家园重建的脚步。北京市、辽宁省和中建、中铁、中铁建、中水建四家央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克服交通不便、施工条件差、作业难度大等各种困难,征战玉树高原。

      接到援建任务后,中铁二局马上组建玉树灾后重建指挥部,派出先遣队40余人,冒着狂风、暴雨、大雪、冰雹、泥石流、高寒缺氧,翻越海拔5000多米的巴颜喀拉山,昼夜兼程,行程2000多公里到达结古镇。

      先遣队全体参建员工发扬“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斗志更高”的玉树重建精神,连创六个第一,承建的玉树一民中以“4天一层楼”的进度于9月20日提前封顶,创造了高原施工的“玉树速度”和“玉树奇迹”。

      中铁二局玉树灾后重建指挥部党委书记、副指挥长刘洪说:“作为央企,我们始终坚持干一项工程,留一方英名,树一座丰碑,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这句话,也是广大援建干部职工共同的心声和行动。

      青海省内西宁、海东、海南、海西四个州地市,满怀兄弟之情、手足之意,选派业务精、能吃苦的干部到援建地区开展工作;省内11家企业也投身玉树灾后重建。

      海西州大柴旦行委主任曹永寿被抽调到海拔4200多米的治多县工作。他克服种种困难,将“海西速度”移植到玉树重建中,不到1个月时间,超额完成了今年的援建任务。除开工建设了学校、社区等一批公共建筑外,还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城乡居民住房灾后恢复重建任务。

      中国铁建在仲达乡尕拉村负责施工的技术员马梁,在进场前期就患有严重感冒,为了早日完成任务,他吃住在现场,累得两眼发黑才接受救治和休息。

      在玉树灾后重建的战场上,活跃着无数个“马梁”。

      海拔4000米的青藏高原腹地,高寒缺氧、天气恶劣、建材缺乏、施工期短,参建大军以坚强意志挑战生理极限,一项项庄严承诺正在变成现实:

      结古镇上,一栋栋教学楼、办公楼,在一天天增高;

      具有传统民族风格、设施齐全的玉树州藏医院门诊大楼、住院部大楼悄然封顶;

      分布在玉树地区6县19个乡镇126个村庄11655户农牧民住房全面开工建设;

      在玉树科技示范第一村--代格村,不仅住房面貌实现大变革,还将引领藏区居民迈入绿色、节能、文明的现代新生活……

      截至目前,灾后重建各类项目已陆续开工249项,今年有望完成投资50亿元。

      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在展开大规模重建施工的同时,灾区群众的生产生活得到了妥善的安置

      冬日玉树,巴塘草原一片金黄。

      牧民博西海站在新落成的院落里,望着即将落成的新居满脸笑意:“马上就可以搬进新居了,很高兴!”尽管房子还在完成最后的外装饰,主人已经迫不及待地将一组藏式家具搬进了客厅。

      今年是玉树地震灾后重建的开局之年,青海省把城乡居民住房建设优先安排,部分乡镇的农牧民已喜迁新居,而博西海是尝到迁进新居喜悦的众多牧民之一。

      11月15日,玉树地震的重灾区甘达村。虽然气温很低,但村民们个个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在他们的身后,一座座具有藏式风格的新房,错落有致地依山而建,宽敞的水泥路延伸到村民门口,路两旁是太阳能路灯……一个美丽的“新甘达”展现在大家眼前。

      记者在村民巴桑扎西家里看到,暖和的屋里摆着崭新的藏式家具,桌子上放着麻花、水果、饮料等;炉子上的大锅里,煮着羊肉,老远就能闻到肉香;厨房里,整齐地码着政府发放给他们的米面油等。

      “感谢党、感谢政府,给我们盖了这么好的房子,还给我们发了钱、米、面等,我们真的特别开心。”村民琼才仁笑得合不拢嘴。

      为了安置好群众的生产生活,玉树州在推进重建的同时,大规模开展了受灾群众和党政机关集中搬迁安置工作,投资2000万元集中用于安置点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在各安置点合理安排了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和商业、金融、通讯、邮政等服务网点。

      民政部门及时发放四项补助4.65亿元、粮食1.38万吨、食用油250吨,过冬棉帐篷41518顶,使群众的生产生活得到妥善安排,过冬有了保障。

      “目前,重建已经进入冬歇期,过冬的物资和补助资金都已经发放到位,群众过冬都有了保障。这是最让我们感到欣慰的。”亲历和见证玉树灾后重建全过程的玉树州州长王玉虎告诉记者。

      他说:“过冬人均发放了2000多元,米面油4袋以上,吃的、住的、穿的都不发愁。最担心的是,冬天天冷冻了水管,吃水不方便,还有消防安全。这也是我们冬季要重点抓的工作。”

      地震在带给我们心灵伤痛的同时,也创造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大爱同心,坚忍不拔,挑战极限,感恩奋进”的玉树抗震救灾精神,引领各族干部群众积极参与重建

      在玉树最南端的囊谦县,毛庄乡的男女老少掀起了声势浩大的住房建设“千人大会战”。

      在治多县加吉博洛镇,广大干部组织数百名群众,投工投劳参与灾后重建,户均增收3200元……

      广大群众戮力同心,积极投工投劳,成为了灾后重建的根本力量。据统计,全州累计投工投劳12000多人次,人均增收3800元。

      称多县在外援力量不足的情况下,不等不靠,组织5支农牧民施工队开展农村住房建设,加快了重建工作进程;

      曲麻莱县28天完成了巴干乡132户的主体封顶任务,创造了灾后重建的“曲麻莱速度”。

      灾后重建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各级干部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24小时连轴转,在项目工作、拆危清墟、征地拆迁、群众安置、物资发放、防洪供水、学生转移就学等各个方面扎实推进工作,用坚毅和顽强挺起了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坚强脊梁。

      王成元,玉树州公安局副局长兼州交警支队支队长。他不顾身患重病,连续奋战了30个日夜,先后3次晕倒在救灾一线,至今仍带病坚持工作……

      这一天是周六,州长王玉虎像往常一样,早早就来到了板房办公室,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地震以来,玉树几乎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处于“5+2”、“白加黑”的工作状态。

      州政府工作人员康军告诉记者,从5月份以来,州长王玉虎几乎没有休息过一天,身患糖尿病的他常常打着点滴还坚持在岗位上,曾经晕倒在指挥部的帐篷里,直到国庆节期间才抽出时间体检。而每次出差回来,都是从机场直接下乡调研,查看重建项目的进展、了解群众生产生活状况……

      西杭片区管委会,一间简陋的帐篷,是管委会主任马福良的办公室兼宿舍。马福良刚刚在县上开完会回来。他一边处理着工作人员递上来的文件,一边安排人去县上参加一个会议,并叮嘱“不要迟到”。

      马福良说,从地震中的应急安置,到这次的集中搬迁安置,管委会做了大量的群众工作,群众从不理解,到理解支持重建而搬迁到这里,经历了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那些天,天天大会加小会,召开座谈会,面对面地教育,背靠背地谈心,走庄串户……

      经过地震的洗礼和考验,灾后重建伟大实践的磨砺,广大干部与群众汇聚起加快重建的决心、信心和勇气

      上拉秀乡群众自发集资7000元购买菜牛送给援建施工企业改善生活,有的群众捧着刚刚挤出的第一桶奶子送到施工人员手中。

      在囊谦县毛庄乡,年轻牧民桑曲多杰腾出自己的3间土坯房、2顶帐篷供施工人员居住,拿出自家产的洋芋、白菜和食用油送给他们。

      玉树州先后组织18支医疗服务队,深入集中建设点开展巡回医疗,接诊病人2060人次、发放价值46.5万元的各类常用药……

      火热的重建勾勒出玉树美好的明天。灾区群众从地震的阴霾中抚平伤痛,直面生活,条件虽然简陋,但是,新玉树、新生活的希望在一点点滋长……

      沿着214国道走进结古镇,公路两侧一排排崭新的温室蔬菜大棚格外引人注目,大棚中绿油油的蔬菜鲜脆欲滴,一派生机。

      玉树藏族自治州农科站技术人员尼玛旺扎说,大部分蔬菜温棚都已经种上了辣椒、菜瓜、小油菜和萝卜等蔬菜,预计从明年春节开始将陆续上市。“届时,绿色产业基地不仅将为当地群众和援建人员源源不断地供应新鲜的地产菜,而且也将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新渠道。”

      20岁的旦周卓玛是一个漂亮的藏族姑娘。卓玛说,从地震发生后无家可归到现在生活安定下来,感觉就像做了场梦。现在,该谋划新的生活了。

      卓玛没学过电脑,但还懂点英语,学过裁缝,也了解点导游知识。在她收拾得整齐、温馨的帐篷闺房中,摆放着一台擦拭得发亮的缝纫机。

      “希望能学点知识,也许三年后可以当个导游,带着那些前来旅游的人看看我们的新玉树。”

      灾难终将湮没在玉树前进的脚步中。

      雄伟挺拔的格萨尔雕像见证,巍峨壮观的文成公主庙见证,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中的玉树,正在温暖中守望着又一个春天……

  重建规划描绘未来玉树新蓝图 三年后展现新风貌

      新华社西宁11月26日电(记者 骆晓飞、吕雪莉、谢希语)玉树地震后7个月来,随着《玉树城镇体系规划》《结古镇城镇总体规划》和其他5个县城、19个乡镇、126个村庄规划以及结古镇两河城市景观规划、新寨嘉那嘛呢石经城景观规划等200余项规划的完成和部分项目的开工落地,未来新玉树的蓝图变得越来越清晰。

      “通过恢复重建,玉树新寨嘉那嘛呢石堆一是要申遗,二是要将其打造成世界级的文化旅游景点。”负责援建结古镇市政设施和新寨村重建的北京市对口支援和经济协作领导小组青海玉树指挥部副指挥金焱说。

      拥有200多年历史的玉树县结古镇新寨村嘉那嘛呢石堆,经过历代刻经匠人的不断雕刻和附近居民、朝圣者的不断累积,目前有30多亿块嘛呢石,是世界上最大的嘛呢石经城和玉树地区著名的旅游景点。玉树“4·14”地震,使新寨嘛呢石堆受到了严重的损坏:石经墙部分坍塌,8座吉祥白塔中有3座完全损毁。 >>>详细阅读

  玉树灾后重建获重大阶段性成效完成今年任务在即

      记者从玉树地震灾后重建现场指挥部日前召开的2010年度灾后重建工作总结会上获悉:玉树地震灾后重建工作完成今年的灾后重建任务在即,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效,为明年开展灾后重建赢得了时间、争取了主动。

      城乡居民住房建设目标任务全面完成。玉树地区6县19个乡镇共开工建设农牧民住房11655户,占今年计划的98.9%,占3年重建计划的69.7%。示范村禅古、甘达及安冲、仲达、巴塘等乡镇部分农牧民已经喜迁新居。城镇居民住房重建项目共开工13667户,完成今年计划的102.4%,占3年城镇居民住房重建任务的72%。完成9509户城乡居民住房维修加固任务。50座寺院的僧舍和公建设施开工建设。

      事关民生的一大批项目快速实施,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重建取得积极成果。玉树县第一民族中学、第三完全小学、州红旗小学等13所学校,玉树州公共卫生服务中心、藏医院等一批项目主体工程已封顶,明年下半年可投入使用。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