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德专家共话“老房子”保护利用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26日20:49  汉网-长江日报

  本报讯(记者胡楠 通讯员胡信)从汉口沿江大道到中山大道,是武汉“老房子”最集中的区域。对这些不可移动的文物,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利用?昨日,中德专家就“武汉近代欧式建筑——研究与保护”进行探讨,武汉近代欧式建筑摄影展同时在武汉图书馆开展。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英、法、德、俄、日租界设立,武汉出现了一大批欧式建筑,如今成为宝贵的城市遗产。上世纪80年代末起,我市着手全面调查老房子,其中大量为欧式建筑。90年代中期,我市共确立124处优秀历史建筑,其中40处被列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在13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中,有8处为欧式建筑。

  如此密集的欧式建筑出现在一个内陆城市,让德国专家惊叹不已。德国建筑与艺术史家佛罗里安·齐默曼把老房子比作老人,针对翻新式的保护,齐默曼有不同的理解。他说,老人应有老人的长相,把他化妆成年轻人抹掉岁月的痕迹会惹来嘲笑。“老房子也一样,要让人们从建筑中感受到时代的变迁,而不是重建成伪古建筑。”齐默曼建议,如果资金短缺,应将钱首先用于保持建筑主体结构,再逐步局部修缮。目前,德国专家已和华中科技大学合作,对青岛路10号的原和平打包厂和坤厚里的更新设计进行研究。

  明日明月传媒出品人翟跃东和他的团队从事武汉老建筑图像整理已近5年,主摄影师陈思个人拍摄图片超过30万张。翟跃东认为,老建筑的保护不应是孤立的,如果失去片区大环境,这些建筑会变得苍白。

  市委常委、副市长岳勇出席研讨会。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