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医小膏药制剂有望纳入北京医保报销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28日01:44  京华时报

  本报讯 (记者李秋萌)昨天,30种重回医院的传统制剂、临床效验方——“小膏药”公布名单(见右表)。北京市中医局表示,其正在和相关部门协调,力争将“小膏药”纳入医保报销范围。目前,第二批“小膏药”的申报审批工作正在进行中。

  首批临床恢复推广使用的“小膏药”涉及了儿科、皮肤科、外科、骨科、耳鼻喉科、眼科、妇科等7个临床科室,如治疗小儿食积的消滞糖浆、治疗急慢性扁桃体炎和咽炎的双金利咽颗粒等共30种,包括糖浆、颗粒剂、软膏、口服液等多种剂型。

  市中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30种“小膏药”属于院内制剂,因此目前患者只能在研发配制医院以及其相关的对口支援社区医院购买。据了解,入选“小膏药”品种名录的医院目前都已开设了专科专病专药专家专台,为患者提供“小膏药”服务。

  据了解,首批推广的30个“小膏药”品种,皆是临床应用20年以上、剂型应用方便、疗效确切、安全稳定的中药传统制剂品种,按不同包装规格的定价平均下来不足9元,按1日价格计算,价格低则几分钱,高则不超过10元。

  北京中医医院副院长徐春军表示,该院的传统制剂大概有163种,基本各个科室都有,如果患者想购买该院的“小膏药”,可以直接到“小膏药”专台购买。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其已向市中医局申报了8个“小膏药”的品种,均为外用药。“因为有些方子我们很多年都没有生产了,因此在得到中医药管理局的审批后,还需要进行相关的准备工作,设立专台专柜,方便患者凭处方取药”,该负责人表示,目前患者要想用上医院自制的“小膏药”,还要等上一段时间。

  市中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第二批“小膏药”的申报审批工作正在进行中,预计明年年初新一批传统“小膏药”的名单对外公布,并在相应的医疗机构使用。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小膏药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