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报六记者与你共读深读杂志30期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29日09:49  生活新报

  “好多年前,我在京郊插队时,常常在秋天走路回家,路长得走不完。我心里紧绷绷,不知道走到哪里去,也不知走完了路以后干什么。路边全是高高的杨树,风过处无数落叶就如一场黄金雨从天顶飘落。风声呼啸,时紧时松。风把道沟里的落叶吹出来,像金色的潮水涌过路面。我一个人走着,前后不见一个人。忽然之间,我的心里开始松动。走着走着,觉得要头朝下坠入蓝天,两边纷纷的落叶好像天国金色的大门。我心里一荡,一些诗句涌上心头。就在这一瞬间,我解脱了一切苦恼,回到存在本身。”

  比起认为应该是成家立业、有房有车的“三十目标”,《三十而立》中的这段描写,王小波才应该是真正懂了何谓“三十而立”。

  三十而立,立的是目标和方向,可能依然在路上,但却清晰地知道要走的是哪条路,这条路通向何方;

  三十而立,立的是能独立承担的责任,立的是对自我和价值的认识,是能够继续前行的力量。

  2010年3月15日,第一期《深读杂志》与读者见面,到如今已经三十期,我们的《商业地理》、《书影杂志》、《影调杂志》也相继出炉,形成一系列的深度新闻产品。

  至此,我们也算“三十而立”了。

  不知道读者是否还记得第6期《深读杂志》的一篇文章——《小记者 大明星》。获得2010年普利策最具含金量的“普利策公共服务奖”的是 《布里斯托先驱速递报》——一个只有7名记者的小报社,获奖记者丹尼尔·吉尔伯特是一位“奔三”的年轻人。我们之所以要刊发这篇稿件,是希望传递一个信息:所有的记者、所有的媒体,都可以做一些实实在在有益的事情。我们找到了努力的方向。

  刘木木、冯兴杰、袁野、邓建华、包倬、杨莉。今天的这六位,可以说是《深读杂志》写作者中的“熟面孔”了。恰好,他们几乎也在“奔三”的路上,伴随着一期期的《深读杂志》,生产着快乐、成长、目标、方向……

  当然,我们的《深读杂志》创作者远不止这六位,他们为杂志付出的辛劳与汗水,以及带来的一篇篇成功报道,同样值得尊敬。掌声还应该献给我们的读者,你们的关注,给了我们继续向前的动力,让我们向着更深迈进……

  刘木木:把自己“印”进深读

  

新报六记者与你共读深读杂志30期

   简介:刘木木,80后,即将中年,来新报三年。一直主攻突发、调查类的报道。自我调侃的宣言是:我是新闻的牛,吃着文字的草。刘木木不是我的真名,之所以用这个名字,是希望自己傻一点,踏实一点。一直认为,新闻是独特的艺术,或者是真实到纯粹、赤裸裸的故事。它记录发生的事,必要时,还需要引导人们思考。我一直在努力,希望真的成为所谓的船头的瞭望者。

  刘木木不是他的本名,也许,他希望这个名字带给他的,说得好听点,是有如《士兵突击》里许木木般的执著;说得不好听点,就是见了棺材不掉泪,撞穿南墙不回头的死倔。

  20天,也许是木木在外采访呆得最长的时间,也是最艰苦的一段时间。回昆明时的“一副叫花子样”,换来的是木木在《深读杂志》的第一篇作品《捍卫陆良》(第3期),以及后来的大型“新闻团体操”——《后旱通鉴》(第11期)。

  那时候,木木在曲靖市陆良县灾区蹲点,用日记的形式将干旱带给当地百姓的点点滴滴传播到不那么旱的外面的世界。“吃洋芋吃到眼睛绿。”“连洗漱的水都不够,更不要说洗澡!”在一次次和后方的沟通中,扎根当地的记者们不止一次地描述灾区生活的艰苦,虽有抱怨,依然坚持。

  其实,木木在接到《捍卫陆良》的任务之初,还有些不满。那天是星期四,接受指令的时间是晚上,而交稿时间是星期一。前两期《深读杂志》对新闻体现出的高要求,让他意识到,这是与常规新闻完全不同的新闻体裁。因时间仓促,他不得不“求援增兵”。

  确定思路的过程紧张而兴奋。木木和两名“援军”姚时美、陈邦艾在陆良县城的一家宾馆里开始了漫长的“嘴战”:否定彼此的想法并陈述自己的理由,甚至争得面红耳赤。采访人物、部门、目的地一改再改;宏观大气,是他们最终确定的调子。这4个字,好说不好做。

  之后,便是紧张的采写。27日开始撰稿,28日交稿,完全是用突发新闻的速度来完成深度报道。

  所幸稿件还算成功,不过最终却赢在一个“小”上:粮食局购粮防止粮食价格波动,虽然涉及的文字不多,却有分量;农民卖牛卖狗,他们形容为“出卖朋友”,心酸苦涩跃然纸上。报道被云南文学杂志《滇池文学》全文转载,也得到了很多同行的肯定。滴水藏海,长时间的驻扎、尖锐的分析讨论、一个个细节,托出了“宏观大气”——一如11期《深读杂志·后旱通鉴》的主图,干涸的土地、清凉的泉水以及甘霖重逢的喜悦,一个对老农的瞬间定格,道尽了干旱带来的无尽苦乐……

  在《深读杂志》的作者当中,木木算是多产的,譬如同样是反映干旱的《西双版纳泼水节 一次两难的狂欢》,反映青海地震网络救援的《微博震后群》,反映全国养生热的《给是“豆”我玩 张悟本昆明粉丝醒悟实录》,反映贪官堕落的《黄永华 一个副州长的堕落史》,反映全国打黄扫非大场景的《昆明“夜公主”》等,均出自其手。他也渐渐从以往单纯的突发描述性报道中(硬新闻)摆脱出来,开始融入《深读杂志》报道风格——永不止步的创造性和一针见血的深度。

  虽然离真正的融入还有距离,但一些带有鲜明个人印记的写作、语言方式,已经开始出现在木木的稿件中,让人记住了他的报道,记住了他。

  当然,在和深读一同成长的过程中,木木也有遗憾,领导布置的一些题材,因种种原因而流产。他希望有一天,深度能够追上速度。

  [1]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