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双警家庭为亚运同城面难见 隔河望背寄思念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30日01:25  金羊网-新快报

  

双警家庭为亚运同城面难见隔河望背寄思念

  

双警家庭为亚运同城面难见隔河望背寄思念

  

双警家庭为亚运同城面难见隔河望背寄思念

  

双警家庭为亚运同城面难见隔河望背寄思念

  “双警家庭”为亚运付出了太多太多,他们的汗水、泪水、内疚、欢笑……一样令人肃然生敬

  ■本版统筹 新快报记者 陈琦钿 尹来

  ■本版文图 新快报记者 黄琼 潘芝珍 尹来 通讯员 龚宣 罗裕秋 廖胜权 侯荣 徐海洪 陈海锋

  【凡客谱】

  爱浪漫,爱生活,爱孩子,爱家庭,也爱广州亚运。夫妻久未见,很想念。小孩没空理,很愧歉。但为亚运,舍小家顾大家,必须的!我们是“双警家庭”,我们是亚运“安保夫妻档”。

  广州亚运落幕了,但“双警家庭”的故事还在继续,值得聆听。对于普通人,亚运就是15天的绚烂;对于警察,亚运却是提前两个月、五个月,甚至一年的辛劳和汗水。以下这四家子的事,各有不同;但一样的,是他们肩挑的责任,和为亚运的付出。令人肃然生敬的是,每对“安保夫妻档”接受新快报采访的时间均只有半个小时,对记者而言,很短;但对“小两口”们来说,很长了——那是亚运这么多天来,他们最长的一次见面。尽管同在亚运城工作,他们夫妻间甚至没见过一面。

  “难耐相思苦吧?”他们说:“还好,还好。”对望的眼眸,满溢爱意。

  “会不会有点后悔选择了警察这份工?”没有回答。只有他们微笑着,摇头的样子。

  女儿催妈妈换工做老师

  [微简历]

  夫:邬健敏(治安大队民警,亚运大学城前沿指挥部负责指挥协调工作)

  妻:陈冠馨(桥南派出所民警)

  女儿:今年5岁

  女儿爱爸夜夜“查岗”

  每晚,邬健敏都会被人“查岗”。谁?他的宝贝女儿。

  “爸爸,你回来没?!”一到晚上8点,5岁女儿就会按下一串倒背如流的数字——爸爸的手机号,她已成习惯。一听到电话那头稚嫩的声音,忙得焦头烂额的邬健敏,马上如饮冰水,好声好气:“还没哦,要晚点。”

  “晚点是几点啊?”女儿人小鬼大,精明得很,总要“敲定时间”。邬健敏最怕这招,只能含糊应对:“我尽量早点好不好?”

  也许,这也是这个爸爸最好的回答了。因为被派到大学城负责协调工作,邬健敏每天都要等所有赛事结束,并做完汇报总结后才能归家。

  “她有很多个晚上没看到我了”,话不多的邬健敏,把对女儿的爱满满堆在心里。虽然深夜到家时,娃早已沉沉睡去,他还是会走进房间,摸摸她的小脸,轻轻亲一亲,为她掖掖被子,好好看看这个小家伙的样子。为人之父,他自认未尽职,有愧歉;只能将关心女儿的表达,浓缩在这点滴里。

  孩子生日无法抽身

  孩子的生日是11月8日。以往,夫妻俩再忙,都会抽空给小宝贝过生日。可今年,偏偏就遇上了大学城首场亚运赛开幕。没辙!邬健敏一大早就出门了。

  陈冠馨抽了个空陪女儿,但这似乎不管用。小公主生气了,一天都嘟着嘴,给妈妈脸色看。

  虽然对缺席自己生日的爸爸有点“小情绪”,但到了夜里,女儿还是定时给他来了电话。邬健敏“厚着脸皮”提要求:“给爸爸留份大蛋糕吧。”谁知,小家伙拒绝了,回答很干脆:“不给!谁叫你不在?就留个最小的给你!”

  女儿的话,让他想笑却又很无奈。“太多次的失约,让她失望了。小孩是骗不得的,现在我们都不敢轻言承诺。”邬健敏说,“一旦答应她的事,就要完成;否则对她而言就是一次伤害。”

  虽然两人都很想在亚运后“补偿”女儿,但谁也没敢开口:“这一忙也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怕说了到时一有事,又成‘空头支票’,兑现不了让孩子失落。”

  同台演出失之交臂

  亚运之后最想干什么?夫妻两人琢磨了半天,异口同声:“看一场女儿的表演吧。”

  原来,他们家读幼儿园中班的闺女已是班上的“明星”。表演的诗歌朗诵节目,先是在全园比赛中拿了第一,后被选送番禺区参赛又获佳绩,她现在被推荐参加全市的比赛。

  “小孩演出了这么多场,我们一场都没有看过啊。”说这话时,陈冠馨很不好意思,有点自责。她说,本来自己还被老师邀请,表演诗歌朗诵中一个家长角色,可自己的工作时间太机动,随时任务一来就得跑,最终推辞了与女儿“同台”的机会。这也把女儿“打击”坏了,“此事之后,她曾多次跟我说,‘妈妈,要不你换个工作吧,当老师好了!’”

  微对话

  太亏欠女儿 不敢再凶她

  新快报:工作这么紧张,面对孩子时是不是难免急躁?

  陈冠馨:确实感觉压力很大,但对着小孩会尽量表现得好一点。因为我们已经很没有时间陪她了。(显得不好意思)再凶她的话,就太亏欠她了。

  两岁儿会喊“爸妈在亚运”

  [微简历]

  夫:黄小栋(罗家派出所,负责刑侦工作)

  妻:黄 芬(政工办综合组民警)

  儿子:今年2岁

  只能将儿子“丢”给保姆

  从警10年,聚少离多,夫妻间已习以为常。但说起“被冷落”的儿子,黄小栋和黄芬都心存愧疚。

  10月初,分局民警取消了所有休息日,备战亚运。黄小栋的父母住在南沙,但年老体弱,没法带孙子,一贯节俭的黄芬只能“咬牙”请保姆。

  世间事,有时就是巧。亚运开幕前一天,正是儿子满两周岁生日,因为执勤,黄小栋和黄芬都回不了家。“小孩太孤独了,爷爷和奶奶就特地从南沙赶过来,跟保姆一起,给他订了蛋糕,陪他过生日。”说起老人家,黄芬更是满眼感激,“他们非常理解警察的工作,即使从南沙过来,知道我们在忙,连个电话都不敢打就回去了,怕‘打扰’我们……”

  而让这对“双警夫妻”欣慰的是,儿子虽然只有两岁,但已晓得爸爸、妈妈“在亚运”。“他和保姆一起看开幕式晚会,见到屏幕上出现焰火和警察的画面时,就摇晃着走上前,指着电视兴奋大喊‘爸爸,妈妈,亚运’……”黄芬动情地说。

  最想一家三口去海心沙玩

  为尽警察职责,黄芬说她背负了对亲人太多的歉意。“半年没见过父母了,国庆节也没参加哥哥的婚礼……亚运结束后,我一定带儿子去看亚运场馆,告诉他这里就是爸爸、妈妈守卫的地方,是广州亚运的地方。”

  “亚残运会、元旦、春节……什么时候空闲?”一旁的黄小栋笑起来,忍不住问。

  “总有空闲的时候嘛。”黄芬侧身笑答。她最大的心愿,就是好好陪儿子。

  而黄小栋则希望能有时间翻出赛事录像看看,他喜欢看羽毛球,特崇拜“超级丹”。不过,他最想的还是和妻子一起,抱孩子去海心沙,让儿子看看广州塔、看看美丽的珠江。但他知道,对于“双警夫妻”,这心愿是个奢望。

  微对话

  一声问候 女警转身落泪

  新快报:一边是亚运,一边是父母小孩,无法两头顾,你们有过委屈吗?

  黄芬:既然选择穿上警服,选择和另一个穿警服的人成家,就要承担得起。前几晚,我一两点才下班回家,小区的看更突然对我说了声:“警察阿姨辛苦了。”当时真的很感动,转过身眼泪就掉下来了。有人认同,什么劳累和委屈都烟消云散!

  我们算“幸运”见了三次面

  [微简历]

  夫:谭建明(武警广州支队某中队长)

  妻:唐远静(富丽中学老师,亚运志愿者)

  女儿:今年1岁半

  谭建明主要负责亚运城外围的巡逻警戒——每天都要对场馆周边进行排查,做好亚运车辆的转场保卫。他的活动范围就在训练场、哨位、安保值班室,“三点一线”之间。他的妻子唐远静,当上了亚运志愿者后,主要负责信息的收集、整理、上传下达。基本都是值夜班。

  他们的女儿刚1岁半,就碰上爸妈都“专情”亚运去了,小娃子被“狠心”地送回老家,跟着年迈的婆婆。提起女儿,谭建明有说不完的话:“超级可爱,牙牙学语已经会叫爸爸妈妈了……也学会走路了……”

  同在任务区见面匆匆过

  成为亚运志愿者后,唐远静恰好被分到丈夫执勤的任务区。夫妻同在一个亚运场馆里,他们比陈敬宏两口子要好一点——终于能见上面;但也没好到哪里去,因为只见了三次,还都是隔着铁丝网的。

  刚来亚运城报到时,天气转凉,唐远静便从家里给丈夫捎来御寒的秋衣。这是“进城”后,他俩第一次见面。

  “一网”在前,怎么递衣服呢?只能从铁丝网上扔过去。“因为衣服里面还有几本书,挺重。我丢了几次都没有弄过去……”之后,两人也没多言,说了些注意身体的话,就分开了。

  第二次见面,是在指挥中心值班的时候。当时,妻子给武警指挥中心送文件,“意外”遇到了丈夫。可是谭建明正好值班忙于接听电话,根本没来得及和妻子说句话。唐远静不想干扰他工作,把文件送完就走了。

  后来,谭建明带队巡逻时,路遇下班回志愿者宿舍的妻子,这是他们第三次相见。几个同事老远就看见“嫂子”,都鼓动谭建明过去打个招呼。但是他怕影响不好,愣是和妻“擦肩而过”,“只是眼神问候了一下”。

  待亚运后再多陪伴妻女

  近在咫尺却难以见面,唐远静倒是能想得开,“我们在一起直线距离很近,虽然见不到几次,但他在这,我感觉‘家’就在这里,很安心很踏实”。言至此,她面带羞涩,话锋一转:“我经常跑到办公室后面,去看那些执勤的武警们,看他们的背影,多希望其中有他。”

  听妻子这么一说,谭建明忍不住接了话茬:“亏欠妻子和孩子太多了,一切留待亚运后争取多点时间陪她们。”

  微对话

  有他在“身边”就安心

  新快报:距离这么近却不能见面不好受吧?

  唐远静:还好吧,我们都在亚运城,知道他也在这里我就安心了,不一定要经常见面。

  看儿子的时间都是靠挤出来

  [微简历]

  夫:陈敬宏(便衣大队四中队副中队长,亚运城媒体村安保团队总协调员)

  妻:陈敏娜(预审大队民警,亚运城运动员村负责安检工作)

  儿子:今年1岁半

  陈敬宏是媒体村安保团队的总协调员,一旦人手紧缺、跟进不到位,他得亲自出马“补位”。“值班不值班对我来说都一样,不值班也待在这,有干不完的活”,陈敬宏摇摇头地笑了。而妻子陈敏娜在亚运城的任务,是负责运动员村通道口的安检。

  同“城”执勤也难见面

  原以为夫妻都在亚运城,见面就会容易。谁知道,就算只隔两百米,要瞅上一眼,还真难。

  陈敏娜告诉记者,由于有指定的通道口,要从运动员村出来,就必须从背面兜上一大圈;到了媒体村,得再绕一个才能进去。这样步行就要近一小时!而且,由于两个村的证件不能互通,要去“串门见面”,基本是难以成行的。后来陈敏娜又被调去指挥部,担任内勤工作,成天走来走去传达协调,“累得连电话都不想讲了”。

  “有一次还真看见她了!”说这话时,陈敬宏的神情有如中了彩票!那次他到媒体村的东南角执行任务,隔着一条河涌,放眼望去,运动员村西南角安检口执勤的人十分熟眼。定神细看,“这不自家媳妇嘛!”

  陈敬宏匆匆多瞄了几眼妻子的背影,心中窃喜但没出声,“那么远叫她也听不到,再说影响也不好。哈哈哈……”陈敬宏回忆说。

  只能看到睡着的儿子

  如今,小两口都不着家了,宝贝儿子只好交给老妈带。陈敬宏说,以前儿子特黏他,现在那么久不回家,听说儿子还天天在家找他。可上月他好容易回去一趟,真见了爸爸,儿子反而害怕躲了起来,“他不认识我了。”陈敬宏很失落。

  相比丈夫,陈敏娜还能勉强抽空看看儿子,“可惜每次回去时,他都睡了”。记者发现,夫妻俩手机里的不少孩子照片,都是熟睡着的。

  连看儿子的时间都是挤出来的,别的事就更无暇顾及了。“我们家的十几条金鱼,就剩一条了!水都绿了……”说起这些,陈敏娜很无奈。

  “今天是他的生日呢!”采访着,陈敏娜突然一拍脑袋,“陈敬宏没告诉你们?”记者摇头。“看来他自己都忘了!”陈敏娜自语。

  “每年丈夫生日,我都会花心思买个礼物好好庆祝一番,今年在亚运特许店给他买了个‘一帆风顺’……”陈敏娜叹了口气,“晚上要是能一起吃个饭,就好了。”

  微对话

  “想亲耳听儿子叫爸爸”

  新快报:儿子会叫你了吗?

  陈敬宏:走的时候正是他学说话的时候,听说他现在会咿咿呀呀学着叫爸爸了,没事就在家里叫,可惜我都听不到。真想亲耳听到他叫我声“爸爸”!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