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戴着心脏支架挑战高原气候 洛阳网友单骑走黄河源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30日03:04  东方今报

  他怀着梦想只身一人踏上了漫漫西行路他驾着心爱的陆巡80驰骋在黄河源头他戴着心脏支架挑战高原的稀薄空气他穿越沼泽寻找地图上空白的高原地带他用真实的图片和细腻的文字记录西行的点点滴滴他有个诗人的名字“陆游”“开着车在陆地上跑,周游四方”,这是他对自己的解释

  □见习记者 杨珊珊(图片由本人提供)

  “单崩” 巧合又是必然

  今年10月,“陆游”义无反顾地驾着他心爱的“坐骑”,开始了酝酿已久的西行之路。此行全程4260公里,16天。他怀着探寻黄河源头的梦想,单人单车驶上了海拔4200米的玛多,在那住了8天后返洛。

  说起这次旅行,巧合中尽是必然。“车行山水的队员们今年个个往外跑,盲鹰、汤姆率队去甘南了,我因工作没赶上,盲鹰又在我出发前一周去穿越西藏无人区,就落我一个了,弄得我心里痒痒得够呛。”他笑着说。

  于是,他策划了这次寻梦黄河源的西行之旅。而巧合的是,这下其他队友又因为忙无法同行了。“单崩吧”,他脑子里蹦出了这个让全身细胞顿感刺激的念头。于是,他不顾一切地驾着心爱的“战车”,驶上了探险之路。

  之所以称之为“探险”,车友们几乎都知道,一个人驰骋大漠荒原,“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情况时有发生。手机没信号、车子陷入沼泽无法自救,这些潜藏的危险如家常便饭一样,总会让人很“幻灭”。“人生最大的自由,就是走自己想走的旅程;人生最大的富裕,就是心满意足、别无所求。”临行之前,他发帖宣告了这次旅行。

  年过半百,有些激情在消退,另一些激情却在发展,远行即是其一。驾驶着心爱的 “坐骑”,穿越广阔无垠的大地。在清晨,在黄昏,随着悠扬的音乐响起,一种叫人欣喜若狂的力量在封闭的车厢内如河流般浸漫展开……回忆,现在,未来,三度空间在车的正前方以百公里以上的时速不断变换,迎面扑来,奔向未知的前方,奔向生命中不可不赴的一场盛宴!这种诱惑相信谁也无法抗拒。

  ——摘自“陆游”《寻梦黄河源》

  戴着心脏支架 驶向高原

  对“陆游”来说,高原情结像罂粟一样,每年都要让他心甘情愿地“中毒”。他说,一年不跑一趟,心里就像大病一场似的。

  然而,“陆游”是戴着心脏支架上高原的。2008年,他做了心脏支架手术,家人和朋友无不担心他的身体状况,可是面对他挑战高原的决心,只好随他去,唯有一路上不停地发短信询问和嘱咐。“我还是比较理智的,我不玩命。他们那么关心我,我就更不敢掉以轻心了。”“陆游”笑呵呵地说,“随着海拔不断上升,我也在不停地感觉和体验,刚翻越3820米的垭口时,‘汤姆’发短信问我身体如何,我说无丝毫不适。到玛多县4200多米时,有一点轻微的高原反应。头有点紧,运动稍微剧烈会喘,这只是轻微的高原反应,其他一点事也没有。”“陆游”一脸庆幸。

  一个人挑战高原,风险随处都在。沼泽地里的“炮弹坑”,地图上难觅的“野地方”,他把它们当成挑战自我的考验,当成融入大自然的方式。“记得在扎陵湖与鄂陵湖之间,县道630也到了尽头,再往前走,据说是已废弃的古丝绸之路。这种说法让我全身的细胞都活跃了,车子顺着坎坷的草地继续进发,到后来几乎变成了越野式的演练。这么走的好处,就是看到了草原深处的一些东西吧。”

  相比之下,来自冬日北方大山的诱惑,使我始终有着一种无法割舍的情怀,那摇曳在寒风中的荒草,时刻彰显着孤傲与顽强的生命力。那厚重、蜿蜒的山脊,使人遐想着它是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又一次在它宽厚的怀中徜徉,又一次对它仰望,与它相拥……半是山石,半是蓝天。薄雾散去,在朝霞的辉映下,尽显其雄奇与壮美!

  漂泊与流浪或许是反抗庸常生活的最好方式,“在路上”也就一举超越嬉皮世界而成为许多男人的精神信仰。

  ——摘自“陆游”《寻梦黄河源》

  宾馆里窝睡袋 出行“癖好”

  对一个爱漂泊的人来说,常出行,总会养成那么一点出行的“癖好”。有意思的是,“陆游”即使睡在一尘不染的宾馆里,也要窝在睡袋里。“这是生活习惯的原因,并且要找点在外漂泊的感觉嘛。”

  “陆游”说,他当时住的是一家藏式风格的房间,每天50元,布置简单、整洁、干净,还有太阳能热水器洗澡。后来冷不防他发现,房东女主人把他的车洗了。“真是民风淳朴啊,在内地很难见到。”“陆游”不由得感叹,可是殊不知,他出门驾车远行途中从来不洗车,因为他喜欢风尘仆仆的感觉。

  车子那一身的泥泞,让他觉得自己很有成就感。湖边的沼泽,无论是深一脚还是浅一脚,踩下去绝对都会让人湿鞋的地方,当汽车穿过沼泽常常要加速冲过,泥水掩盖的深坑让他的陆巡腾空而起又重重摔下,不断把他抛向汽车顶棚。“在这人影都没有的地方,只要车子能动,就只有前进一条路。”

  接着,“陆游”谈起饿肚子的体会,那是在旅馆入住后,他把带来的压缩饼干落在了那里,在海拔4000多米的玛多高原,他绝对是找不到食物的。于是,整整一天,他只好靠饮料充饥。“饮料很凉,又不多,我一次只能喝一点。那一天太让人难忘了。”

  从我进入藏区时,就已经感受到了这里的淳朴之风。每次与他们路遇,在互道“扎西德勒”后,面对的必将是一张笑脸。而每次我问路,都会得到最热情的帮助。即使绕路,他们也会放下手中的事情帮你找到你要去的地方。或许这个美丽的地方哺育了它淳朴的子民,而河源人的纯洁善良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每每想到这些,总是让我感叹他们的善良与无私,也只有在此世代生活的藏族牧民才是这里真正的“自然之子”,对于滋养他们的这方山水,也只有他们,才会一生执著地保持着一份朴素的敬畏和无限的热爱……

  ——摘自“陆游”《寻梦黄河源》

  黄河之源 仰天思妻儿

  不得不承认,“陆游”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即使误入歧途,他也能掘出一片世外桃源。而他对于景色和人生的思考,总会给人以启迪。在他的镜头里,永远有无尽的风景。看到茫茫沙漠里的一丛绿色,他想的是它们是如何存活下来的?

  伫立在黄河之源,他顾不上气喘吁吁,捧一把黄河源头水一饮而尽。那一刻,他突然想起了陆嫂和女儿,不由得身上暖洋洋的,身上那种酸酸的情绪便被焕发了出来。“心态有了,到哪儿都有美景。旅行者注定是孤独的,而孤独也是一种意境,一种感受,这种孤独不是痛苦,而是终日忙碌后的一种享受。”“陆游”说,他在玛多待了8天,每天驱车少则一二百公里,多则三四百公里。除了双湖,其他都不是景区,然而所到之处,一路风光让他陶醉,洁白的雪山和清澈的河流像一幅巨大的画卷随着车轮向前铺展。这对厌倦了城市的钢筋混凝土的人来说,会忘记金钱与利益,会让人心醉。“也就是到这样的环境里,我才会有写东西的欲望,写着写着就陷进去了,平常生活中的烦心事儿,对这个世界有不同的认识,还会较真儿,跟大自然接触体会以后,对这些东西就不会那么较真儿了。”

  望着清澈的湖水和洁白的浪花,实在不能想象一千公里以外的她能变成壶口瀑布的滔天浊浪。

  身为炎黄子孙,站在这片哺育了中华民族的黄河源头,一种感恩之情油然而起。

  远望扎陵湖北岸的措日尕则山,白雪皑皑。一开始我所看到的扎陵湖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丽,阴霾的天空将湖水染得像天空一样灰暗。湖的四周由于海拔较高的缘故,唯一的,也是所有的植被就是一岁一枯荣的原上之草,加上砾石遍地,显得很荒凉。但我仍感到了满足,就像有人说的那样:“有一种地方,风景是在路上;有一种旅行,风景是在心中”……

  ——摘自“陆游”《寻梦黄河源》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