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经济年度人物候选人焦承尧 煤机巨头投15亿建新基地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30日03:42  东方今报

  □首席记者 李凌/文 记者 吉朋/图

  “宝丰酒”首届(2010)河南经济年度人物评选活动20名提名候选人之一焦承尧,是郑州美康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简称郑煤机)董事长。10年前,他在接任这家企业负责人职务时,郑煤机还是一家年产值1亿元、濒临破产的企业。如今,郑煤机年产值已达到60亿元,今年又在主板上市,坐上了国内行业老大的宝座。

  ●接手亏损企业先改革员工工资

  11月29日,焦承尧额头冒着汗,指着正在建设中的“高端液压支架生产基地”介绍,这个项目采用的设备不但在全国是最先进的,就是在全世界也是最先进的,到明年上半年建成投产后,人员比老厂少1/3,产能却翻一番。

  而在2000年,年仅37岁的他在接手郑煤机时,这家企业已亏损多年,资产负债率达到了116%,拖欠了职工8个月工资,市场占有率也急剧下降,没有人愿意用他们的产品。

  焦承尧说自己的机遇很好,上任后赶上了煤炭行业大发展的好形势。“我经常讲,不是我们游泳游得快,是水流得快”。“企业太困难了,穷则思变。大家需要一种变化。”焦承尧介绍,公司进行了改革,原来因为待遇太低,技术人员大量流失,经过职代会的讨论,先从技术人员的待遇改起,实行谈判工资,就是人有多大本事,给多少工资,一年谈一次,结果,技术工人月平均工资从500元涨到了2800元。

  工资一涨,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大为提高,他们和销售人员结合,对每家用户需要的产品量身定做,结果2001年公司销售额就达到了1.6个亿,走出了困境。

  ●攻克技术难题掌握自主知识产权

  随后,郑煤机又对用工制度、干部制度进行了改革,公司所拥有的技术人员在国内也是出类拔萃的,干部身上的担子也重了,企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2002年,我说今年要完成2.6个亿的目标,大家说不可能。但我们寻找企业的短板,结果干了3.5个亿。2003年,我说今年要完成4.2个亿,大家说这回真不行了,已经加班加点了。但我们找原因,找对策,结果干了5个亿。2004年,我说今年要完成6个亿,大家已经充满信心说行,最后干了9个亿……”焦承尧开心地说,“决定企业发展速度的因素,在我们头脑中。”

  2007年7月1日,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了郑煤机,当他了解到液压支架核心技术之一的电液控制系统还是从国外引进时,就要求郑煤机必须攻克该技术。经过两年多的努力,2009年3月,郑煤机自己研发的30套电液控制系统完成调试,并在平煤集团进行井下工业性试验;11月,顺利通过了专家组的鉴定及验收。该系统的研制成功,标志着郑煤机的产品率先在中国同行内拥有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打造世界一流煤机装备产业基地

  2005年,郑煤机与神华集团签订了合同,开启了神华综采装备的国产化进程;2009年,郑煤 机 自 主 研 发 的 神 华ZY168/32/70D型支架,是目前世界上投入使用的支护高度最高、工作阻力最大的两柱掩护式液压支架,刷新了液压支架研发的世界纪录。

  2010年8月,郑煤机在上海证交所主板上市,融资28亿元,焦承尧把企业整体上市视为企业“三次创业”的首要内容,为了实现“打造世界一流煤机装备产业基地”的目标,利用上市募集来的资金,郑煤机在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征地1100亩建设液压支架、刮板输送机、采煤机等高可靠性综采成套化产品的研发、制造基地,项目总投资15.3亿元。“目前,我国煤炭整体上采煤机械化程度仅为42%,大中型国有重点煤矿机械化程度约为86%。根据国家煤炭工业‘十一五’规划,要求到2010年,全国大、中型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要分别达95%和80%以上。所以,市场空间非常大,但竞争也很激烈。”焦承尧介绍,在今后的发展中,郑煤机将采用产权多元化、产品成套化、高端产品国际化、中端产品租赁化、低端市场股份化的发展战略,积极参与市场竞争。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