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创新·民主·转型·生态·软实力……

  本报实习生 叶心怡 本报记者 刘焜

  杭州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即将徐徐展开。已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的《中共杭州市委关于制定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将于今天召开的杭州市委十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上进行审议。

  昨天,杭州市委举行专题学习会,透过一份400余页的《关于杭州“十二五”科学发展的思考》,我们看到杭州的城市管理者、决策参与者们,对这座城市未来的思考。

  市委副书记、代市长邵占维:让创新成为杭州的驱动力

  第三产业的比重不高,第二产业的总体水平还不够高,在杭州经济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这些也是未来杭州急需改变的。怎么变?“十二五”要把杭州纳入创新驱动的轨道,让创新成为杭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驱动力。

  首先是激发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活力。杭州要发挥高校、科研企业众多、实力强的优势,建立多个创新发展的平台。

  此外,要加快培养和引进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政府要为人才发挥作用打造好的平台——如果把人才比作英雄,要让他有用武之地。政府要加强对他们生活和工作方面的保障,比如房价,人才房的力度在全国是很大的,但杭州还可以研究除了现在的供应方式,是不是可以有过渡性的租赁式的供应?等过了三五年,人才有积蓄,有能力再购买人才房或其它房子。

  “十二五”期间,杭州在生态建设方面也要有所作为。杭州的大气、水体质量,总体趋向好转,但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随着小汽车等大幅度的增加,环境治理任务在不断加重。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国平:人大常委会讨论啥,先听百姓意见

  除了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要点确定的会议议题之外,每次常委会会议前,都要通过多种形式,公开征求各方面的意见,确保把公众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列入常委会会议议题。

  在常委会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前,通过公告形式,将打算审议的重大问题、打算作出的重要决定向社会公布,广泛听取社会公众的意见。

  法规案的起草,也要改变现有的部门起草模式,建立委托起草、招标起草、参与起草等制度,鼓励、支持社会团体或公民个人依法提出具体的法规草案。立法时,也将积极探索网上立法听证会的做法。

  市政协主席孙忠焕:鼓励民营经济进入国家允许领域

  民营经济是杭州经济发展的主力军。过去是这样,“十二五”期间,创业创新的主要潜力也是在民营企业。不过,杭州的许多民营企业却不是杭州土生土长的,是杭州的区位优势、人文优势,把他们吸引和集聚过来了。

  接下来,杭州要进一步降低民营资本准入门槛,破除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各种政策限制,鼓励民营经济大力进入国家允许的领域和行业,引导民营企业调整结构、转型升级,使杭州从民营经济大市跨越到民营经济强市。

  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叶明:提升“软实力”,推进文化设施免费开放

  现在的国家与国家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除了比拼经济的“硬实力”,也要比拼文化的“软实力”。

  “文化名城”、“动漫之都”,这些年,杭州的文化软实力发展很快。不过,面对众多文化资源,杭州还需要更好的利用,还没有很好反映吴越、南宋历史的优秀影视作品,没有反映名人、知名爱情故事的精品力作。

  “十二五”,杭州在文化建设方面的主要目标是打造国内一流、世界领先的“全国文化创意中心”。配套的举措,将是多种多样的,包括放宽文化市场准入条件,广泛吸引民营、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借鉴国内外公共文化运营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推进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图书馆等设施免费开放;进一步加大本土人才的发掘和培养力度,发掘民间文化人才;重视人们的心灵素质,重视精神领域的建设等等。

  市委副书记王金财:主城区产业向五县市梯度转移

  八城区、五县(市)要统筹发展,重点是协调“八大关系”,解决“四大问题”。

  比如,五县(市)的发展要优势互补,防止出现“同质竞争、恶性竞争”。从政策上,要引导主城区产业向五县(市)梯度转移,并加大对五县(市)产业发展的扶持,力争在政策激励上实现“同城同待遇”。

  生态经济也是未来发展方向——不仅让老百姓天天喝清洁的水、呼吸新鲜空气,还要让他们享受生态经济带来的实惠——这是解决“持续性”的问题。

  还有就是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重视解决“高平均数”下的不均衡、高增长下的“低服务”等问题——这是解决“协调性”的问题。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