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14岁少年手术“去鳃”

  昨天,14岁的乐乐来到浙江省中医院复查,这么多年来这是他真正开心的一天,他脖子上一个恼人的“鱼鳃”没有了,他终于跟正常人一样。B超检查显示,他脖子上一个跟随他十多年的脓腔内,脓液已完全消失,表面“窟窿”已填上,只留下一个小小的不引人注意的疤。

  脖子上冒出个“窟窿”

  14岁的萧山少年乐乐,性格有点内向。而且经常把衣领拉高起来,掩着脖颈。别人从背后叫他,他听见了也不转头,转一下头很痛,因为他的脖子上,有个窟窿,后来才知道那是“鱼鳃”。

  自打出生起,乐乐右边脖子上就有一个脂肪粒形状的颗粒,隐约还能看到一根白线隐藏在皮肤里面。

  3岁时,脖子上的脂肪粒越长越大,乐乐一直叫着“痛”,妈妈带他去医院,医生说,脂肪粒下面是个“窟窿”。窟窿口径虽然不大,约5毫米,但“窟窿”有根,根部经食道通向咽喉部位,周围布满神经。十几年来,一遇天气变化,感冒、发烧,“窟窿”口会隆起一个大脓包,孔里感染发炎,不断地流出许多脓水来,得常常用纱布遮掩着。“去医院消炎化脓,常常一挂盐水就得20天。”父母亲说这些年来没少操心。一个烂疤长在脖子上,也让乐乐心里很受伤,同学们也觉得他是怪人,乐乐变得越来越内向。

  “窟窿”其实是退化的鳃

  父母带着乐乐到杭州、上海的大医院看病,终于搞明白了这病叫先天性腮裂囊肿,化脓切排只能治表,去根还要做个手术,把里面的囊肿连根“挖掉”。

  为什么脖子上会凭空出来一个窟窿?乐乐家人百思不得其解。医生解释,这种先天性腮裂囊肿是跟人体的五对退化掉的鳃有关。人在胎儿期的鳃就跟鱼一样,在脖子部位,一共五对。但人经历了这么多年的进化,这五对“鳃”会在胎儿期退化,闭合,出生以后就完全看不出了。

  像乐乐这样的病,是胚胎发育过程中腮弓和腮裂未能正常融合或闭锁不全所致的,属先天性疾病。在胚胎发育至第3周时,有5对腮弓,腮弓间的凹陷称为腮裂。腮弓发育不全时,可发生各种不同的畸形。若腮裂口愈合而腮裂不愈合则发生腮裂囊肿。这小小的毛病还跟几千年的人类进化史有关,乐乐的妈妈听得一愣一愣的。

  医生巧施手术“去鳃”

  看似简单的手术,乐乐辗转了多家大医院,却都被拒绝。医生说,手术不是那么简单,脖子上“窟窿”脓肿紧贴着喉区的喉返、喉上神经,反复的脓肿把喉部局部结构全打乱了,哪是神经,哪是血管很难分辨。喉返神经受损,会导致喉咙发声嘶哑;而喉上神经受损,会造成饮水时呛水,无法吞咽的困难。

  但乐乐不甘心。“脖子上有个洞,还发臭,同学都离我远远的。”孩子的心因为脖子上的“鳃”而蒙上阴影。

  两个月前,父母带着乐乐找到了浙江省中医院外科。外科主任张勤给乐乐做了全面的评估,虽然“窟窿”改变了喉部结构,但还是可以手术的,不然,乐乐反复感染对身体发育有影响。

  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后,张勤主任医师主刀给乐乐做了窦道切除手术,把乐乐脖子上残留的窟窿“壁”拿掉,终于把“鳃”去掉了。

  本报记者 王蕊 本报通讯员 于伟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