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北京一个小学生调查发现市场上九成鲜蘑菇被增白剂污染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30日04:47  浙江在线-今日早报

  蘑菇一直被认为是富含营养的健康食品,但最近一名小学生调查发现,如今市场上的鲜蘑菇超9成都被荧光增白剂污染,长期吃这样的蘑菇将对人体造成多种危害。

  调查蘑菇的孩子是北京阜外一小六年级学生张皓,他是西城区青少年科技馆“科学探究班”的小学员,实验是在农大的微生物实验室做的,由校外专家——农大农学院高卫芳博士指导,使用的方法是实验室常用的检测荧光增白剂的方法:暗室中紫外线条件照射观察荧光。

  张皓一共选择了16种消费者常吃的食用菌样品,包括口蘑、金针菇、白灵菇、平菇、香菇、草菇、花菇、双孢菇、木耳等,采样地点既有超市、商场,也有大型批发市场。产地既有北京本地的,也有来自福建、台湾的。样品中还有两份标注“有机”的以及两份干蘑菇。

  实验表明,除一份“有机金针菇”样品和两份干蘑菇外,其他样品都检出含有荧光增白剂。也就是说,93%的鲜蘑菇都被荧光增白剂污染了。荧光增白剂主要残留在菌伞边缘和菌柄根部。干蘑菇样品中的荧光增白剂残留量几乎为零,原因是干货中没有水分,保质期长,不需要用荧光增白剂保鲜。

  对比不同地点购买的食用菌检测结果,市中心区域大型超市购买的鲜食用菌,荧光增白剂残留量较小,而偏僻区域购买的同品种散装食用菌残留量较大。

  张皓还设计实验模拟了商贩用荧光增白剂浸泡蘑菇的过程,通过与实验数据对比,发现商贩们浸泡蘑菇的浓度在0.01克/升左右,有的甚至达到了1克/升。这甚至大大超过了荧光增白剂在印染行业中的使用标准。试验中张皓还发现,有些蘑菇被污染的途径是通过包装塑料袋。一些塑料袋本身不合格,含有过量荧光增白剂,运输途中用这些塑料袋装蘑菇,蘑菇就会被污染。据北京晚报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