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传统产业提质 新兴产业选优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30日04:48  浙江日报

  记者 王国锋 陈培华

  本报讯 海宁皮革城来了72家“房客”。日前,集皮革研发设计、品牌营销于一体的品牌风尚中心开街,72幢总部大楼被省内外企业抢购一空。这些企业的500多位设计师,将在此掀起创意“头脑风暴”。

  尖山新区游来了新兴产业“大鳄”。青年汽车集团投资40多亿元的汽车新能源项目已开工建设,浙江万凯新材料公司为国内外知名饮料企业配套生产瓶胚的项目刚投产……今年以来,尖山新区入驻的投资超亿元项目就有7个。

  传统产业追新潮,新兴产业赶大潮。曾以皮革、经编、家纺三大传统产业作支撑的海宁经济,正涌动着转型升级潮。一份名为“35”产业发展规划勾勒出路线图:三大传统产业在注重加工的同时,加快向研发设计和营销两端攀升;太阳能、电子信息、印刷包装等五大新兴产业则通过引进培育大企业、大项目,力争打造成新的百亿产业集群。

  “我们正通过构筑各种高端平台,实现存量提质、增量选优,不断谋求发展新空间。”海宁市领导说。据统计,截至今年10月,海宁三大传统产业在全市工业总产值中的占比同比下降了0.3个百分点,总量却同比增加了76.24亿元;新兴产业实现产值138.57亿元,同比增长62.9%。

  研发设计、营销中心是引领传统产业发展的高端平台。皮革研究院、经编技术中心、家纺创意基地——海宁传统产业的创意平台,都设在各自的工业功能区内,便于加快推进创意成果产业化。在海宁经编产业园区展示厅,由经编布制成的高尔夫球杆、冲浪板骨架等新产品琳琅满目。该园区通过与国内10多所高校、科研机构“联姻”,每年开发的国家级、省级新产品50多个。

  如何把工业园区打造成新兴产业发展平台?在该市对工业园区的考核表上,记者看到亩均产出、规模企业家数、主导产业占比等12项指标跃然纸上。市经贸局负责人说,通过考核这根指挥棒,园区引进培育大企业、大项目的步伐明显加快,单位“亩产量”和单一产业的集聚度均有了提高。

  袁花、尖山发展太阳能利用产业,斜桥主攻包装印刷,盐官瞄准电子五金……一时间,新兴产业在海宁各园区强势崛起。在浙江尖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一个300兆瓦的太阳能电池片生产项目正在前期准备中。就在几个月前,这家公司吸收合并了3家企业,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光伏产业链,市场竞争力大大增强。海宁市有关负责人说,今年前10月,全市太阳能利用产业实现规上产值51亿多元,同比增长近3倍。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