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10年治“黑”路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30日07:13  新晚报

  哈尔滨新闻网记者 张雷 张旭升

  从最早的多个交通稽查队伍、交通局稽查大队(2000年左右成立)分别执法的“各自为政”,到市交通行政综合执法支队成立后的“大一统”,10年间,哈市“黑车”的 “乱”与“治”,一直牵动着市民的心。

  打“黑车”有了主力军

  经了解,过去的交通稽查部门有公交稽查队、出租车稽查队、运管处稽查队等6个队伍,都打“黑车”,但多头执法带来了职责交叉等问题,打“黑车”不是很有力。2005年,市政府做出决定,市交通局在原稽查大队基础上组建了市交通行政综合执法支队。该支队队长栾景鹏介绍,支队负有主要打“黑车”权责,行使行政处罚权,打“黑车”的局面顿时改观。

  经了解,查处非法营运最难之处在于取证,“钓鱼”取证饱受诟病。栾景鹏队长透露,目前,支队更新了取证方式,如跟踪取证、两人执法等,只要现场取得当事人和证人一方笔录同时有现场视听证据,即可立案查扣。同时,施行有奖举报制度和应用电子识别仪等科技手段也大大提高了执法效率。

  处罚力度大幅上升

  今年5月1日,《哈尔滨市城市出租汽车客运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加大了对非法营运车的处罚力度,“黑车”首次被抓罚金提至2万元,第二次被抓即没收车辆。此前,哈尔滨“黑车”司机被抓一次要缴纳5000元至10000元的罚款。

  栾队长说:“以前上门说情的太多了,往往最后按下限5000元处罚了事,伤不到‘黑车’的肉———交了罚款接着干捞回损失。现在统一到2万元,让‘黑车’知道疼,也截断了说情者的后路。”

  按该条例,只要是确定了非法营运的事实,先罚款两万,其次套牌车交由交警部门按无牌、无证进行处罚,一次性扣12分并处2000元罚款,最后,涉及到伪造证件的移交给刑侦部门,伪造3件证件以上者追究刑事责任。

  “三局联合”挖“无间道”

  很多人猜测,有执法人员养“黑车”,是“黑车”的“保护伞”。对此,栾队长坦言:“这支队伍成立有10年了,谁也不敢保证一个害群之马都没有!”

  为了避免消息泄露,支队在执法时也采取了电影中常见的临时通知方式。今年10月份一天清晨,支队两个分队队员接到开会通知。一到队里,20多人都被要求上交手机,随后,直接前往建国公园查“黑车”,结果,这次紧急行动查扣了两辆“黑车”。

  为了切断这些可能存在于“黑车”与执法力量间的“无间道”,今年,哈市组成了市交通运输局、市公安局、市监察局“三局联合”机制查处非法营运车辆。“三个部门执法中起到互补的作用,同时,公安、监察部门的介入,也是对交通执法部门的制约。”栾队长说。据了解,一经发现存在“执法犯法”养黑车、充当保护伞、私下放车等行为,将严格按照“六个一律”处理。

  记者了解到,目前,公安部门正在对9月26日以来查处的52台套牌车追根溯源,已锁定了几名嫌疑人,极有可能挖出一批幕后“黑手”。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