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残缺的家庭让我渐行渐远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30日07:13  新晚报

  哈尔滨新闻网记者 杨茉

  12月1日是第23个“世界艾滋病日”。记者从市疾控部门了解到,目前,在哈尔滨市艾滋病毒感染者中,男性同性性传播导致感染的人数明显增加,成为哈尔滨市艾滋病的第一高发群体,且呈不断年轻化的趋势。日前,记者走近这个特殊的人群,同哈尔滨市今年发现的最年轻的艾滋病毒“男同”感染者面对面,听他讲述自己的患病历程。

  父母离异

  为寻父爱找“男友”

  日前,记者走进哈尔滨市某“同性恋酒吧”,看到这里几乎都是男性客人,在震耳欲聋的音乐和幽暗的灯光下,他们卸下平日的伪装,表现出情人间才有的亲密举动。在大厅的一角,记者看到了17岁的小灿(化名),他是今年哈尔滨市发现的最年轻的艾滋病毒“男同”感染者。

  坐在角落里的小灿,表情落寞。他说,是残缺的家庭,让他在人生的道路上渐行渐远。上小学时,小灿的父母就离婚了,父亲再婚,母亲在南方做生意,小灿便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父母为了补偿他,经常给他钱,但小灿却从未感受过家的温暖。为了引起父母的注意,小灿变得很叛逆,初中毕业后,他说什么都不念了,也没找工作,就一直干呆着。

  上初中时,小灿发现常和自己在一起玩的朋友是同性恋,出于好奇,他也慢慢踏入了这个圈子。1年前,有个比小灿大10多岁的男子出现在他的生活里,他对小灿很关心、很体贴,“和他在一起,我觉得很温暖,就像父亲在身边一样。”为了寻求缺失的父爱,那名男子成了他的男友。

  不懂防范

  稀里糊涂染病

  “以前从不关心艾滋病是什么,更做梦也没想过自己会得艾滋病,直到半年前,身边的朋友听了一次艾滋病知识讲座,回来和我说起时,我才隐约觉得自己很危险,便跑到市疾控自愿检测部门化验,没想到,我真的感染上了艾滋病毒……”说这话时,小灿眼里隐约泛着泪光。

  他说,由于对艾滋病缺乏了解,以前和朋友在一起玩时,从来都不“防范”,自己是稀里糊涂地感染了艾滋病毒。交谈中,小灿突然大喊:“你们都要保护好自己,不要像我这样!”但他的声音瞬间被嘈杂的音乐声吞没。“自从感染了艾滋病毒,我特别想对身边人说这句话。”此时,记者面前的小灿已是泪流满面。

  感染者低龄化

  30岁以下患者增两成

  负责小灿日常随访、管理的市疾控部门检测医生告诉记者,目前哈尔滨市艾滋病毒感染者以青壮年人群为主,性传播比例,尤其是经男性同性性传播所占比例逐年增大。今年,“男同”艾滋病毒感染者人数增加十分显著,特别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感染人数比去年增加了两成多。仅11月份,他便检测出5名20岁以下的低龄感染者,比去年一整年的人数还要多。

  专家分析,“男同”艾滋病毒感染者中,90%都是由于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而感染的。由于“男同”间高危的性行为方式,再加上缺乏艾滋病常识,对艾滋病防范放松警惕,使男性同性恋群体成为高危群体。采取性保护措施,如戴安全套等,是避免被感染的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