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财政私房化是年底突击花钱的病根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30日07:46  华龙网-重庆商报

  日前,温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部署今后几个月经济工作时强调,要严格财政支出管理,防止“年底突击花钱”。《中国青年报》就此采访了多位专家,他们表示:“年终突击花钱”今年仍可能重演。

  说到政府“突击花钱”,去年年底“一个月花两万亿”的“突击行动”人们记忆犹新。鉴于以往的经验,从总理到普通百姓对今年政府部门年底突击花钱的担忧不无道理。据财政部网站公示的数据,今年前三季度全国财政实际支出为54504.96亿元,占到全年预算支出的64.5%,支出进度对比时间进度显然不同步,“突击花钱”的奇景大有可能再现。

  按理说,公共财政支出应“以需定支”,确实需要花的钱,不够了就追加;确实花不完的就应收回。但在目前我国僵化的财政预决算体制下,公共财政大有沦为政府机关“私房钱”之势。在年底的“突击”中,财政支出不是为“公”,而成了“败家挥霍”,民众岂不愤慨?

  突击花钱的原因很多,但“公共财政私房化”是根本——年底不花完,不但下年度不累积,甚至连明年的预算都可能减少,傻子才不花。正是在这样的思维下,各部门才竞赛般突击花钱。

  要想“去私房化”,还原政府财政的公共属性,首先在于完善《预算法》。应进一步健全覆盖编制、批准、执行和决算全过程的科学管理机制,使政府预算过程实现“无缝连接”。看看西方各国,政府部门很少有“年终突击花钱”现象,究其根源,是其完善的《预算法》之功。

  其次,应切实引入监督机制。发挥人大监督、民众监督、政府审计等多位一体的监督作用,把政府部门的“账单”在民主监督的阳光下曝晒,消除危害财政肌体的“病菌”。

  其三,还要规范权力的运行。要把公共财政变为自己的“私房钱”,必须手中有权。手中无权,想花钱也难。可以说,财政“私房化”的窘境,其实就是权力失去监督的映照。只有给“乱花钱”的绝对权力加上民主监督的锁链,才能根治突击花钱的乱象。

  张瑞东(河北 税务局)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