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西藏“十一五”期间吹响跨越式发展“集结号”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30日08:04  中国政府网

      进入“十一五”规划的决战之年,西藏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从古城拉萨到阿里高原,从雅鲁藏布江畔到藏东的苍茫林海,从羌塘草原到唐古拉山的雪岭,从国道公路到青藏铁路延长线,从支线机场到大型水电站,从大型水利枢纽到大型输变电工程,一项项重点建设项目或竣工或开建,雪域高原吹响了跨越式发展的“集结号”。

      力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西藏又一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今年初中央召开的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明确了未来一个时期西藏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为西藏到2020年与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提供了根本保证。

      由于特殊的自然历史条件,西藏经济社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没有一大批举足轻重的重大项目,增长就缺乏后劲,发展就缺乏依托,经济结构的调整也难以实现。为此,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明确提出,继续加大中央对西藏的投资倾斜力度,扩大专项投资规模,使西藏“十二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较“十一五”大幅度增长。

      “就跨越式发展而言,‘十一五’最后一年和‘十二五’这六年将是西藏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最大,整个面貌大改观的时期。”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张庆黎说,“要落实好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最重要的抓手就是全力以赴地搞好重点项目建设,抓住‘十一五’和‘十二五’这一关键时期,以交通、能源、水利、通信等为突破口,尽快破除制约西藏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瓶颈。”

      9月26日,对家住日喀则加错雄乡的旺堆来说是难忘的一天,“幸福天路”——青藏铁路延长线拉萨到日喀则段开工,4年后铁路将修到家门口。这条全长253公里的铁路途经堆龙德庆、曲水、尼木、仁布、白朗县后抵达藏西南重镇日喀则。“我从小生活在日喀则,几十年了,总想出去看看外头的世界是个什么样子,铁路一通,我的愿望就要实现了!”64岁的旺堆对未来很是憧憬。

      7月29日,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施工难度最大,被人们形象地称为“电力天路”的大型输变电工程——青海—西藏750千伏/±400千伏交直流联网工程在格尔木和拉萨同时开工。工程平均海拔在4650米左右,线路全长1774公里,计划于2012年底投产。

      作为连接青藏的一条能源大动脉,青藏交直流联网工程首次实现西北(青海)电网和西藏电网的互联,将结束西藏电力孤网运行的历史。西藏电力公司副总经理张韧说,该工程不仅将彻底解决西藏冬季枯水期严重的缺电问题,为西藏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可靠的能源保障,又可在夏季将西藏中部的富余水电输送至青海电网,使西藏地区的水电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

      记者从自治区发改委了解到,《西藏自治区“十一五”规划项目方案》最初确定安排重点项目180个,总投资1097.6亿元。国家有关部门根据西藏的实际需求,又增加了那曲物流中心等8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规模达到1378亿元,投资规模比“十五”期间翻了约一番。目前,这188个重点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其中134个项目将在今年年内建成。

      工程建设要对人民高度负责

      9月16日凌晨,随着 “砰”的一声爆破声,西藏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旁多水利枢纽工程重要节点之一的导流洞全线贯通。这个总投资45.69亿元的水利工程将建造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人造水库,建成后将灌溉农田65万亩,年增产粮食25.5万吨,年发电量5.99亿度,可实现调峰发电,同时将拉萨市防洪标准提高到百年一遇。

      在高海拔地区建造如此大规模的水利工程,难度可想而知,仅就大坝防渗墙的建造规模、挖掘深度、地质复杂性而言,均堪称“世界水利建设第一墙”。旁多水利枢纽管理局负责人、自治区水利厅副厅长骆涛介绍说,为确保冬季施工的建筑质量,要求施工方对混凝土和骨料加热搅拌,入包温度确保达到5摄氏度以上,防止受冻凝结影响工程质量。

      西藏重点项目国家投资占绝对比例,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常务副主席郝鹏多次强调,施工中要坚持质量意识,加强监督检查,确保项目建设的每一个环节都处于受控状态,确保中央投资最大限度地用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沿着拉萨河南岸一路西行,西藏第一条高等级公路——拉萨至贡嘎机场专用公路正在紧张施工。该公路全长37.86公里,估算工程总投资约15.2亿元。

      工程指挥部建立了以指挥长为第一责任人的质量目标责任制。在大桥桩基施工过程中,要求监理每天对照设计图纸检查冲孔的渣样变化,在桩基灌注砼之前对各项指标进行严格检查,合格后由监理全过程监督灌注。此外,对建筑材料的要求也非常严格。

      让各族农牧民群众得实惠

      遥远的阿里不再遥远。今年国庆长假,阿里成为西藏旅游的热点地区。阿里昆莎机场负责人告诉记者,10月1日至5日,机场接待旅客3542名,货物吞吐量34.7吨。这个总投资16亿多元、历经3年奋战建成的机场,自7月1日开通以来,成为连接阿里与祖国内地的金桥,从拉萨到阿里,昔日奔波一周的苦旅缩减为一个半小时的航程。

      “重点项目的建设,要让当地各族群众享受到建设带来的各种方便和实惠,最终要让建设成果为各族群众所共享。”自治区发改委主任金世洵说,这已成为西藏重点工程的决策者、设计者、管理者以及施工者的自觉要求。

      在青藏交直流联网工程拉萨换流站建设工地,朗当村村民尼玛次仁和几个伙计正忙着为工地运输沙石料,采运一方石料平均可赚得70元。

      据工程负责人钟海华介绍,拉萨交流站自开工建设以来,所用的沙石料和运输车队都来自当地,还吸收了部分村民在工地干起了临时工。工程每天所需石料总共在500方左右,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创造了机会。

      “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让人们对西藏跨越式发展的前景充满信心。据统计,“十一五”时期是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的时期,2009年全区生产总值达441.36亿元,比上年增长12.4%;“十一五”前4年年均增长12.4%,比“十五”时期平均增速高近0.1个百分点,比全国同期平均增速高1.2个百分点。 (记者 张帆 孙海涛)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