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一位首倡者谈灵感来源 另一位年事高未接受采访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30日08:27  北京日报

  霍有光则说,这个方案仅从工程学上也是行不通的。“在青藏高原上要建几十座两三百米高的垒石坝,每个都超过三峡。这样大的工程前所未有,光是渗漏、安全问题就没办法解决。而且,青藏高原上也没有那么多的水可引。”

  2000年,在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正英和张光斗的主持下,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43位院士和百位专家形成《21世纪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报告专门对“大西线调水”进行了研究,结论是“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大西线工程没有技术可行性。”

  众多的大胆设想被论证是不可行的。目前,新疆地区解决水问题只能基于自身实际,主要思路是节水,包括加强环境生态保护,退耕还林等等。

  然而,这些措施绝非一朝一夕就能见效,新疆对水的渴盼一如既往地急迫。

  唐立久说:“一直以来,新疆都实行以低水价引进大项目的政策,但项目引进之后,用水指标却成了遏制项目顺利进展的绊脚石,坐拥中国41%煤炭储量的新疆正感受着能源大开发的投资狂潮,投资规模以千亿计的一系列能源项目入疆后,却不得不面对当地水资源匮乏的困境……”

  每一个能为新疆供水的方案,都会在这里得到关注。哪怕设想中的水源是上千公里之外的大海。

  两个首倡者

  霍有光,西安交通大学档案馆馆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这几天,他在网上有了很多新的“头衔”:“异想天开的疯子”、“科学界的牟其中”……一切都源于“引渤入疆”引发的空前争议,而他作为首倡者,言论多次见诸媒体。

  霍有光不以为然。他笑呵呵地说:“还有人说我是‘叫兽’呢,我说我就是‘叫兽’,我是一个叫喊科学的野兽。”

  而公认的另一位首倡者,中国地质大学教授陈昌礼,因为年事已高,未接受媒体采访,也避免了被直接攻讦。

  两位学者在现实生活中并无交集,各自提出了“海水西调”的设想。两种设想区别很大,但相同的是,想法的诞生颇有“灵光闪现”的偶然。

  地质勘探出身的陈昌礼曾回忆,他的灵感来源于1992年的伊犁之行,从果子沟到伊犁盆地,一路绿色,“我就想把新疆所有的地方都变成伊犁,而关键就在于缺水。”

  他分析得出,伊犁盆地尽管地处沙漠腹地,但降雨丰沛的原因有三:地处西风带、有西开口的八字形高山冷凝系统、有大西洋及欧亚大陆水汽汇聚。

  这一发现一直到十年后才发表在《中国工程科学》杂志上,这三个条件后来被媒体称为“陈氏定律”。

  也是在这篇题为《海水西调与我国沙漠和沙尘暴的根治》的文章中,陈昌礼完整地提出了海水西调的设想。

  他认为,新疆具备增雨的两个条件,即西风带、高山冷凝系统,惟独缺少水汽源。这个必备条件可以通过海水西调来实现。只有海水西调才能实现大流量和持久性调水,每年调水1000亿至2000亿立方米,历经100年,在西北形成大约10万平方公里的人工湿地。

  霍有光则自称,他的灵感诞生于1995年秋季。

  在北京西站的候车大厅里,正在等车的霍有光望着墙上的中国地图突然愣住了。他从西到东在地图上比对着中国八大沙漠的位置,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浑善达克沙地……他用手量了一下渤海到沙漠的距离:并不遥远。

  候车大厅嘈杂的人流中,霍有光很兴奋:“为什么我们不能把渤海水引入新疆,镇压沿途的大沙漠,解决干旱问题呢?”

  在近来对霍有光的争议中,众人质疑的是他的身份——哲学系教授和档案馆馆长,和水利完全不搭界嘛!

  霍有光对此哭笑不得。其实,他真正的专业是地质学,毕业于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后在中国地质科学院西安地质研究所工作二十多年。哲学系教授的身份,倒是他后来从事的科学技术哲学史研究和教学所赐。而他同时还兼任着生态环境和现代农业工程中心教授。

  霍有光说,从一个地质研究所的技术员开始,他走过了新疆、甘肃、宁夏等地最干旱的地区,曾经早上用一杯水刷牙洗脸,晚上继续用这杯水洗脸洗脚。

  所以,霍有光借用了爱迪生的名言,他自称,产生“海水西调”的想法是1%的灵感,另外99%来自几十年地质工作的经验积累和思索。

  “受环境破坏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匮乏,尤其是横亘我国北方的条带状沙漠由于几乎没有水资源,不仅环境无法改造,反而以每年新增2000多平方公里的速度在不断扩大沙漠化进程。”

  霍有光说:“没有水,你才知道水有多重要。”

  1997年,霍有光在《科技导报》发表了《西调渤海水改造我国北方沙漠生态环境的设想》,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海水西调”的概念。

  “外线”“内线”之争

  在明确了“海水西调”设想之后,霍有光就把几乎所有的业余时间都投入到方案研究和论证上,先后发表了数十篇论文,并撰写了三部专著,但一直应者寥寥,只在小范围的专家中引起过一些讨论。

  转变发生在2001年。《中国工程科学》以专题报告形式刊登了陈昌礼的论文:《海水西调与我国沙漠和沙尘暴的根治》,并在封面刊登了“海水西调”走向图。 《中国工程院》是中国工程院院刊,发表这篇论文产生了不容小觑的影响。

   这一年,正值国家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陈昌礼和霍有光的主张被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海洋分会注意到。这是一家挂靠在国家海洋局、以海洋方面专家和海军将领为主要成员的全国性科技社团,主要活动涉及海水综合利用合作方面的研究、咨询建议活动。

  海洋分会遂联系上了陈、霍两位教授,此后每年都请两人在海洋分会年会上做学术报告。

  2002年,几名政协委员在全国“两会”上提案“海水西调治理沙漠化”,但水利部门反馈的意见归结起来只有四个字:盐水失衡。提案因此未获响应。

  而霍有光回忆说,从2001年开始,每隔一年,海洋分会都要组织一次“海水西调”的专题论坛,但似乎总也得不到多少关注。与会者众,其中不乏两院院士,但真正展开研究的只有他和陈昌礼两人。而这两个人,也从来没有达成过一致。

  霍有光和陈昌礼两位教授,虽然“英雄所见略同”地把“海水西调”水源地瞄向了嵌入中国大陆的渤海,而且海水最终目的地都是罗布泊,但两人在引水路线的走向上却一直争论不休。

  霍有光勾画自己的“海水西调”路线图时,第一个着眼点是自己早年间走过无数遍的疏勒河故道。

  疏勒河,古名籍端水,河西走廊三大内陆河流之一,从汉以来,酒泉、敦煌、玉门、阳关等西部重镇皆赖其哺育,古河道曾注入罗布泊。

  “大河向东流是很多人的固有印象,谁能想到中国西北曾经有一条自东向西流的河呢?”霍有光说,“疏勒河的河道我全都走过,它就像是给‘海水西调’预留的一样。海水被引入到这里,不仅可以实现自流,还可以利用落差发电,对冲引入海水所需要的电力资源。”

  从疏勒河故道的东端玉门镇,霍有光沿着地图一路向东,寻找着连接到渤海的线路。经历过无数次修改后,他拿出了自认为最切实、最便利的调水路线:从天津附近的渤海口取水,直接进入黄旗海,总调水路线为440公里,地势也比较平缓。然后由黄旗海—库布齐沙漠—毛乌素沙漠—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走河西走廊戈壁滩,经疏勒河从东向西的自流进入塔克拉玛干沙漠东缘的罗布泊。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引渤入疆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