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后勤部长”可不好当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30日09:26  新安传媒网

  公务员出行用什么交通工具,吃什么,办公用品买什么……这些看似芝麻绿豆的小事可都有着大学问。昨日上午,合肥市2010年公推竞职选拔县处级领导干部竞职答辩进入第三场,10名竞职者同台竞争“合肥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一职。

  作为“后勤部长”,做好后勤保障至关重要,评委们也抛出了诸如公务车管理、如何压缩行政开支等工作中会遇到的实际问题,且看竞职者们如何“接招”。

  2号 王家和

  公车改革先节油

  “社会上一直都在关注公车问题。”合肥市经开区工委委员王家和说,公车所涉及的问题,一是私用、二是浪费。“有一个统计:部分公务车一年要消耗6到10万块钱。如果我能当上局长,我一定要实施公车改革。”

  王家和认为,公车改革可以首先从节约用油做起。

  作为合肥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每一次接待贵宾都有关合肥市的形象。“这个岗位重、难、险、急,不仅是公务车的改革,我们的工作中还有许多细节需要多加注意。

  “大家看我身后这块背景板,确实很气派,而且可以一板多用。”王家和指着身后的背景板笑言,“八个职位的竞职答辩都可以用到,这就节约了成本。”

  5号王庆斌

  要善于取长补短

  公务车改革想做到十全十美绝非易事,对此,现任合肥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的王庆斌深有体会。“公务车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仍然相分离,资源和实际需求也有较大的缺口。”

  谈到这个问题,王庆斌列举了珠三角地区、昆明和杭州公务车改革的实例。“珠三角地区的‘全货币’化管理在合肥并不一定适合,昆明实行的则是对公务车的集中管理。”对于这些地区的做法,王庆斌认为“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很重要。

  “我们要对公务车行驶的里程数进行评估,严格进行每公里的油耗管理。”此外,车辆定点维修、定点加油等方式也应该更为广泛地推广。

  1号李卫国

  多推行视频会议

  “我第一个上台,也是第一次参加竞职答辩。”现任合肥市包河区委常委、组织部长的李卫国是1号“考生”,他打趣地说,自己接受评委提问,可算是“丑媳妇见公婆”。

  拿过5年教鞭的李卫国,津津乐道他的“节俭经”:“只开有必要的会议,可以进行视频会议的一定要多多推行,可以节约成本。”李卫国说,公务接待很正常,但一定要制定标准,“不能讲排场,不能‘一人接待全家福’,既要体现合肥人的热情好客,又要体现节俭的原则。”

  长期以来,作为包河区组织部长的李卫国一直在“选人”,这“被人选”还是第一次。“这是我主动要求的,不能总让别人参加,而自己却没有动静。”

  4号曹佑华

  报销制度要严格

  昨天的竞职答辩现场有两位女性竞职者,曹佑华就是其中之一。

  谈到削减接待成本,庐阳区委常委、组织部长曹佑华不由得想起在肥西县柿树岗乡的工作经历。“我在那边从乡长到书记,推行了不少‘新政’。”曹佑华说,她要求报销接待费的时候必须附上菜单和发票,“当时没几个地方有这样的要求,我算是比较早的。”

  “我还推行接待公示,一下子压缩了50%到70%的接待费。”曹佑华说,“我是女同志,不用抽烟喝酒,一个人一年能节约不少钱。”

  接待成本怎样压缩?

  公务车该怎么改革?

  公务接待不妨吃素

  “我刚过而立之年。”3号竞职者韩东亚一出场,就让现场观众眼前一亮。

  现任合肥市民族委员会(宗教局)副主任(副局长)的韩东亚是一位年轻的少数民族干部。“我看公务接待也可以吃素斋或是药膳。”韩东亚认为,想要提高合肥市的餐饮企业水平,开发有特色的餐饮必不可少。

  “合肥乃至安徽都有着很丰富的饮食文化,素斋虽然不好做,但可以给来宾留下深刻的印象。”既有特色、又有环保理念,比抽烟喝酒好很多,“何乐而不为呢?”

  “巾帼”差点被难倒

  “你多次强调爱学习,那我就来考考你,请你谈谈‘十二五’规划中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面对评委的“冷箭”,7号竞职者,瑶海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徐静平有些不太平静了。

  虽然比较全面地回答了评委的问题,但答辩结束后的徐静平还是有些忐忑。“我没有想到评委会问这样一个问题,确实很热门,但我真的还没有仔细研究过。”徐静平说,和评委比起来,她还是更喜欢面对媒体。“和你们说话轻松很多!”

  最终,这位“巾帼”以88.84分拿下了全场状元。

  主评委“有备而来”

  “选手能走到这个环节,说明他们的综合素质很不错。”虽然对“考生”赞不绝口,本场竞职答辩的主评委于书今说,“不过,我们打分还是很客观。”

  于书今是辽宁省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主任,他告诉记者,“我其实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来到合肥的。”

  166路公交车定时定点为干部服务,方便他们乘车上下班,有些合肥网民有反对意见,你要怎么处理?在对一位竞职者进行提问时,于书今这样问道。

  “他怎么还知道166路公交?”“这个评委真有心。”许多观众窃窃私语。

  “其实我来之前做了很多准备工作。”于书今说,他此前也在网上搜索了与合肥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相关的信息,“我是‘有备而来’。”

  本报见习记者 李嘉树 姚一鸣/文

  本报记者 王从启/图

  ■花絮

  明日进行第四场答辩

  结束了“合肥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一职的竞职答辩,本周三将迎来“合肥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市维稳办主任”的竞职答辩。地点仍在合肥市政务中心小会堂,五位评委均来自省外。

  2号“选手”王家和正在竞职答辩,市民通过屏幕观看直播。

  ■提醒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