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陈云贤称祖庙修缮有“三大功德”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30日09:36  南方日报

  

陈云贤称祖庙修缮有“三大功德”
修缮后的祖庙建筑十分精美。南方日报记者张由琼摄

  南方日报讯开启三门、诵祭文、切烧猪、吃盆菜……昨日,历时三年的祖庙修缮工程竣工典礼盛大举行,以信息化激活传统文化活力的“数字祖庙”也同期开通,自民国之后再未举行的传统民俗盛事“秋祭乡饮”昨日也在祖庙新鲜“复活”。

  作为佛山重要的城市文化脉络,祖庙经过此次大修,焕发出新的光彩。市委书记陈云贤表示,祖庙修缮工程的圆满竣工,将有力提升全市文化品位,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

  ●现场

  陈太吉后人赏酒礼赞祖庙

  上午10时,祖庙全面修缮竣工仪式正式开始,锣鼓喧天、张灯结彩、群狮飞舞,三门前的小广场一片喜庆祥和的景象。约11时,在一片锣鼓声中,祖庙秋祭在正殿门前正式开始。身穿红衣的童女捧着糖果、青年撑着罗伞鱼贯入场,在大殿门前的香炉旁,苹果、桔子等象征吉祥的水果已摆置好。随后,三头长约一米的烧猪由身穿黄衣服的青年抬至大殿前。身穿佛山特色服装的妇女手持花灯,在大殿门前跳起花灯舞,引起观众的一阵喝彩。这时,身穿红衣、脖披黄带的主礼人手持祭文,寄望祖庙保佑国泰民安。

  在祭礼之后,嘉宾们便在祖庙万福台前举行佛山传统的“乡饮酒礼”。宴席上,面对焕然一新的祖庙,来自海内外的上百名佛山乡亲们围坐在一起,听着粤剧、品着“玉冰烧”、叙着乡情,心情十分激动。不少老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离开多年,但佛山依然是他们的根,祖庙仍是他们心中的“圣地”。这些在小时就曾到祖庙游玩的老人们认为,修缮后的祖庙“更加金碧辉煌”,祖庙修缮是“功德无量”。

  来自澳门的陈倩蔚女士心情特别好。她告诉记者,她是石湾玉冰烧创始人陈太吉的后人,上世纪70年代末离开佛山前往澳门,“以前也经常来祖庙,这次回来后感觉祖庙变化很大,灰塑、公仔、木雕等都焕然一新,政府还组织了乡饮酒礼,用的还是玉冰烧,我感到非常开心。”陈女士说。

  林沛老人今年将近70岁,几乎每个星期都到祖庙一次,对祖庙的各个部分及节日礼俗均十分清楚。据他介绍,没有修缮前祖庙的一些塑像、木雕等由于年代比较久,显得黯淡无光;此次修缮后,祖庙的整个环境已焕然一新。“以前我也经常参加祖庙的北帝诞,但这次是规模最大的,政府修缮祖庙真是功德无量。”林沛说。

  祖庙修缮“三大功德”

  一、在保持原有文物外观的基础上使安全性大大提高,千年文物焕发出新的光彩;

  二、挖掘和弘扬了祖庙文化,使祖庙在历史上承担的礼遇贤能、尊老敬老、教化百姓、营造和谐的作用,在今天的佛山社会得到更好的倡扬;

  三、佛山的民俗文化、民间信仰也得到弘扬和发展,祖庙在佛山市民心中的地位得以提升。祖庙修缮工程的圆满竣工,还将有力地提升全市文化品位,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扩大佛山知名度,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

  ●背后

  屋脊整体顶升技术保存世上最长陶塑瓦脊

  记者了解到,由于祖庙拥有佛山最为集中的文物群,佛山在此次修缮尤其注重传统工艺和新材料、技术的发掘利用,以保持建筑原有风貌。

  此前,祖庙的陶瓷构件因自然风化、台风吹袭等原因残损较多,后虽有修复,但由于当时条件限制,工艺较差。而此次修缮选用传统工艺厂家烧制的陶瓷构件,对残损和后期修复得较差的构件进行了重新修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古建筑墙体经常有砖雕、彩画和灰塑等装饰物,加上墙体本身也属于保护对象,如果对古建筑拆除墙体重砌的话,对古建筑的文物价值是一个损害。而在祖庙东围墙的修缮中,施工单位利用组合钢管矫正墙体技术进行修复。该技术采用人力通过微调螺杆对大面积倾斜、歪闪、扭曲、鼓涨的墙体进行矫正,从而有效保存了祖庙东围墙墙体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另外,由于祖庙的屋脊多数有陶塑、灰塑等艺术构件,为了更好地保护好这些艺术构件,施工单位采用了自有的“屋脊整体顶升技术”对屋脊进行支顶、包装和顶升,在祖庙三门的修缮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据介绍,被喻为“花脊之王”的石湾陶塑人物瓦脊,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整、最长的陶塑瓦脊,但其横跨于祖庙三门屋脊之上,长31.7米、高1.78米,传统的施工技术难免对其造成影响,而祖庙的施工单位对石湾瓦脊包装后整体顶升,避免了拆卸过程中不必要的损坏。

  自本月3日广佛地铁开通后,接待一拨又一拨的广州游客已成为祖庙管理人员的工作常态,祖庙每天都迎来相当于春节期间的客流。而这正是佛山所期待的。佛山市文广新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修缮之后的祖庙能将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与产业开发紧密结合,从而提升历史资源的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形成文化产业竞争优势,更好地吸纳游客,为佛山文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祖庙修缮只是佛山近年来文化工作成效的一个鲜活注脚。除了修缮祖庙外,佛山近几年在城市建设中注重保护各种文化遗产,通过“三旧改造”改出了全国最大的岭南文化历史街区、全国面积最大的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园,同时借助亚艺节、亚运会、文博会等活动加强文化的对外交流,内外兼修,使佛山文化逐渐成为岭南文化的新高地,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目光。

  激活文化脉络??

  “三旧改造”改出全国最大岭南文化街区

  当佛山决定要改造祖庙东华里片区时,了解佛山文化遗产的人都担心改造是否会破坏该片区的文物。毕竟这里拥有2个国家级、1个省级、19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还保存了大批珍贵明清古建筑,具有重要的文物保护价值。

  在祖庙东华里的改造中,佛山尽量保留岭南文化的原汁原味,以现代思维“激活”历史———保留了锅耳房、嫁娶屋、南洋别墅等今天岭南建筑中已经罕见的特色,又重新引入武术、剪纸、粤剧等岭南文化遗产,使岭南新天地成为佛山文化的重要载体。

  如今,一个全国最大的岭南历史文化街区雏形已经展现在世人面前,在近期的“岭南新天地开放日”中,这里天天人来人往,成为佛山新的旅游热点。

  同样有名的还有1506创意产业园。其所在地“三旧改造”前是一片旧厂房,佛山在改造中创造性地融入陶瓷文化元素,将其建设成为以陶瓷文化为主的创意产业园。现在,这个全国建成面积最大的创意产业园已成为全国“三旧改造”的经典之作,吸引了众多人士前来参观、旅游。

  在佛山近几年的城市建设中,通过城市的公共空间和城市建筑等展示佛山的岭南文化特色,在建设中激活城市文化脉络以提升城市建设的文化内涵,已成为佛山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路径。

  提升国际影响??

  对外交流促佛山文化走向全球

  在祖庙修缮竣工仪式的乡饮酒礼上,有一桌外国友人格外引人注目,这些在佛工作的外国人对佛山文化表示出了浓厚的举趣。事实上,就像岭南新天地致力于吸引“全世界讲粤语的人前来寻根”一样,佛山也在试图通过举办、参与各种文化体育盛会及与国外进行交流的方式使佛山本土文化走向全球,吸引更多的外国人关注佛山文化。

  2005年举行的亚洲文化部长论坛暨第七届亚洲艺术节可以说是佛山承办大规模文化活动的开始。而在佛山市文化交流协会于2009年3月成立后,佛山文化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先后组织文化交流团到台湾、阿联酋、蒙古等地进行文化交流。

  与此同时,佛山通过参与世博会、亚运会、文博会等文化体育活动推介佛山文化。2010年5月,佛山首次以城市组团形式参展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集中展示佛山文化产业中最具代表性和地域特色的精品;而在上海世博会期间,佛山以陶瓷、武术为主的特色文化吸引了大批游客的关注。佛山市文广新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一系列的文化交流活动,佛山深厚的岭南历史文化内涵越来越得到认可,城市文化形象也得到较大的提升,“佛山今后将继续推动佛山文化走向国际化,提高影响力。”

  专家纵论“祖庙与民间信仰”

  北帝识吾识听白话?专家话英语都得!

  “听说北帝是北方人,我心里一直有个疑问,拜北帝说白话他听不听得懂?”昨天下午,“新闻日日睇”名嘴陈扬陈sir用这个幽默的问题拉开了“祖庙与民间信仰”专题城市论坛的序幕。广东省博物馆副馆长肖海明回答:“北帝是全国的大神,到祖庙拜北帝讲普通话可以,讲粤语可以,讲英语都可以。”台上四位专家,台下几百听众,在陈sir的妙语连珠下笑声不断。

  ◎做客专家

  刘魁立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

  肖海明广东省博物馆副馆长

  罗一星佛山史研究专家

  饶原生岭南文化研究者和传播者

  ◎谈祖庙

  对文化的坚守令广州人惭愧

  “你的信仰是什么?”陈sir向台下一位70多岁的阿婆发问。“我信祖庙,信北帝,信华光。”阿婆答得干脆。

  如同阿婆一样,在场的很多人都把祖庙当作不可不拜的庙宇。“应该说祖庙在岭南地区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老百姓心中的精神地位已经远远超过在宗教史上的地位。”刘魁立这样形容佛山祖庙的影响力。

  肖海明回忆起在祖庙工作时的盛况:“我在佛山工作14年,年三十晚上祖庙都是人山人海,连续几年的年三十都值班值通宵。”

  来拜祖庙的,不光是佛山人,近则广州、珠三角,远至东南亚都有很多人每年回来佛山拜祖庙。广州人饶原生认为:“祖庙有两样东西让广州人向往,‘城市地标’和‘文化胎记’。因为广州的地标一直在不断变化,但佛山祖庙却是千年不变的文化地标,纵使朝代更迭,佛山人民始终只认祖庙,证明了佛山人对文化的坚守,这点我们广州人好惭愧。”

  肖海明对这个观点很赞同,“祖庙自建起以来从未动过,被称作‘佛山人的故宫’。”

  ◎讲北帝

  本地化的“神亲结合”

  陈sir关于北帝能不能听懂白话的发问,幽默中也不禁让人发问,为什么讲白话的佛山人乃至珠三角人这么信北帝?

  罗一星介绍:“北帝是明代皇帝推崇的神明,不过佛山祖庙的北帝却不止是官方的神明,而是百姓的神明,北帝被赋予了很多新的内容,被本地化为佛山人的北帝。”

  “北帝对佛山人来说,是神,也是亲戚,是‘神亲结合’的一位神明。”肖海明认为:“北帝是佛山民间理想和民间道德的共同化身,代表着忠义慈善、团结正义、宽容民主、敬老尊贤等精神品质。佛山人把忠义放在第一位,这是在古代四大名镇中佛山唯独不同的地方,佛山人重忠义而轻商利,这种价值观一直延续下来。”

  刘魁立进一步阐述:“祖庙给予我们的慈善公正等品质,对今天的社会建设依然发生着重要的影响,这是我们崇敬祖庙的根本原因。祖庙过去的许多功能变弱了,但是另外一些功能增强了,在这个过程中,宝贵的品质留下来。”

  专题策划崔旭明撰文南方日报记者沈文金李晓玲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