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生产技术用工观念“双转型”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30日09:36  南方日报

  东莞2006年提出“双转型”战略,不过,一些打拼在市场一线的企业在此之前已经开始自觉地转型,位于常平镇的多宝针织服装(东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多宝针织”)便是其中一员。早在2002年,该公司便开始引进全自动化的电脑针织机,并逐渐创立了10多个自主品牌,由纯粹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向科技先进型企业转变。

  引进1400多台电脑针织机

  多宝针织是香港东瀚集团有限公司于2001年9月在常平镇投资设立的外商独资企业,投资总额5603万美元,现有员工约1800人,自有厂房约6万平方米,主要生产和销售针织服装及毛衣,产品主要销往美国市场,在美国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

  日前,记者在多宝针织的一个车间看到,车间内满是整整齐齐排列的电脑针织机,工人却不见几个。工人宁加兴说:“我们只用把毛线放上去就行了,这些电脑针织机会自动织布。我们一个人可以同时操作8台电脑针织机,不一会儿,就可以织出一大堆布,很快的!”

  据多宝针织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公司早在2002年,便开始引进国际先进的德国STOLL全自动电脑针织机,现在拥有1400多台。采用这些电脑针织机织布,不仅产品质量稳定,品种多样,而且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单位产量是手织机的15倍。

  近年来,受“民工荒”和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东莞的毛织企业纷纷装备电脑针织机,而在2002年便引进电脑针织机的可谓凤毛麟角。为什么多宝针织这么早便走上自动化之路?

  该负责人称,当时随着企业的增多,公司决策层预料到劳动力会紧缺,所以便购买一批电脑针织机。

  果然2004年,我国爆发了改革开放20多年来首次“民工荒”,这批电脑针织机使得多宝针织避免了用工的烦恼。

  与此同时,多宝针织也走上了一条由纯粹劳动密集型企业向科技先进型企业蜕变的转型之路。目前,在毛织行业能够自动化的流程,多宝针织都进行了自动化改造,产值逐年提升,2009年达到1.5亿元人民币。

  创立10多个自主品牌

  除了引进先进设备之后,多宝针织还通过改进工艺、开展研发等途径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目前该企业拥有10多个自主品牌。

  近年,根据国际市场需求,多宝针织投入200多万元,对产品设计、生产流程、工艺分析等领域进行完善,并改良更新机器设备,降低单位生产能耗,降低生产成本,使产品制造工艺水平保持世界同行业前列。

  与此同时,多宝针织开展研发创新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多宝针织拥有高级技术人员110多名,中高层管理人员10多名。通过发挥人才优势、改善工艺、加大研发投入,多宝针织在2008年和2009年连续2年获香港国际针织片设计大赛最佳创意奖。

  多宝针织在纯粹贴牌生产的基础上不断地加入自己的设计,目前ODM生产占比总产值的40%,此外还创立了10多个自主品牌,其中CRYSTALKOBE、KOBEKIDS等品牌在美国逐步崛起。

  从开厂干到现在的员工达50%

  一切的成绩都是人做出来的。毛织行业对员工熟练操作能力要求比较高。多宝针织有关负责人在总结公司优势的时候说到:“有一支优秀的管理团队和一批优秀的员工,这是我们公司最大的竞争力所在。”

  毛织行业员工流行性很大,工人一到春节前夕,往往成群结队离厂,春节后重新找工。令人惊讶的是,多宝针织30岁以上的员工很多,全厂所有员工中有一半是2001年开厂时进厂并一直干到现在的。

  在“民工荒”屡屡爆发的大背景中,是什么把工人留在多宝针织?一名河南籍的缝盘女工的话解开了谜团。她说:“一年平均下来,我每个月可以拿到3000多元,比一般厂多一两千元,而且住空调宿舍,感觉这个厂还不错。”

  多宝针织有关负责人称,该公司普工的平均收入达3000多元,任何一个员工都可以免费住空调宿舍。高工资和对员工的关怀把工人牢牢地吸引在公司内,而这批熟手工人为多宝针织转型提供了智力支撑。与此同时,把工人由机器的地位恢复到人的地位,这也反映了多宝针织的另外一种转型。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曾德军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