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汽车供餐月余白领不买账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30日09:51  南方日报

  就餐高峰期供餐点前显冷清,专家称政府推动模式很难解决白领午餐问题

汽车供餐月余白领不买账
每个供餐点每天能卖出百余份套餐。鲁力摄

  你是否已品尝过黄色小货车里卖的保温套餐?距离“汽车供餐”正式开卖已有一个月的时间,这项旨在解决白领就餐难而推出的政府工程市场反应究竟如何?消费者对此模式持何种态度?此模式又是否会从根本上解决白领就餐难?记者近日展开深入调查采访。

  记者采访发现,“汽车供餐”生意仍显相对平淡,对此,企业方称在“意料之中”,并表示,现阶段主要试探市场,收集顾客意见并逐步进行改进,目前已有十多个供餐点获得政府批准,估计下月内汽车供餐点将会达到近20个。饮食行业一专家表示,政府背景的“汽车供餐”只能算是一种市场补充,很难根本解决白领就餐问题。

  ■现象

  客流量不如普通快餐店

  记者走访了设在福田中心区的华融中心大厦、新华保险大厦两个汽车供餐点,中午11时前,供餐汽车便已开进供餐点,工作人员开始整理准备,每个供餐点有两三名工作人员。不到4平方米的车厢里,布置好了柜台、电话等物品。供应的套餐有5个品种,价钱从12元到15元不等。

  11时30分左右,陆续有顾客光顾餐车,车厢里的订餐座机也偶尔响起。有路人经过时,工作人员便发宣传单进行推销。随着午休就餐高峰期的来临,餐车前的顾客相对多了起来,最多时四五个人排队,但并未出现长队等候购餐的情景。而此时,记者发现在附近的快餐店内,早已出现排长队等候购餐的情景,与这些快餐店的顾客量相比起来,“汽车供餐”显得有点冷清。

  记者粗略计算,从12时30分到12时50分之内,在新华保险大厦的“汽车供餐”点,共卖出了14份快餐。记者从工作人员之处了解到,每天每个供餐点大概能够卖出100多份套餐。

  ■白领

  “品种太少、保温不够”

  据一些白领介绍,福田中心区附近的写字楼大概有30多栋,每天中午就餐的白领至少有十多万人,这附近的高档酒楼虽然较多,但价钱很贵,而快餐店相对较少,白领吃午餐的时间大多集中在11时30分—13时30分,所以吃午餐相对比较困难。

  1个月前,在“汽车供餐”初进入该区域时,多数白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此种模式很欢迎,认为能解决让他们头疼的吃饭问题。然而在“尝鲜”后,白领们对“汽车供餐”的态度也出现了变化。

  在福田中心区附近工作的陈小姐1个月内三次“光顾”了“汽车供餐”,她觉得“价钱、口味都还可以,最重要的是干净、安全,吃得比较放心”。但她同时坦言,“品种太少,吃多了也还是会腻,所以只能跟其他餐搭配着吃。”

  在时代金融中心工作的刘先生则对“汽车供餐”爱不起来,他告诉记者,他和同事吃过一次后,就决定不再去买。“口味一般、品种也相对少些,由于是提前做好的,温度方面也不是很好。”刘先生说。

  白领们为何对“汽车供餐”兴趣不大?记者随机调查发现,品种、饭菜量相对少、温度欠佳、价钱有点贵、没有吃饭的场地等问题被白领们频频提及。

  ■供餐企业

  “目前属于试探市场阶段”

  “反响平淡在意料之中”,负责汽车供餐的金谷园实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总监余大成在接受采访时说,目前他们推出的4辆汽车供餐车,只是在做试点,利用这些点同时做密集的市场调研,“我们每天发出去的市场调研单比我们卖出去的套餐要多得多。因为我们目前的供餐点不多,所以汽车供餐的整体送餐优势不能发挥,只能是对现有点采取供货量等限制的经营方式。可以说,我们企业在产品多样性、品种方面,其实并没有使出全力。”

  余大成还表示,目前他们整个大工业生产的体系,没有完全做好商业化的准备,这也是造成“汽车供餐”反响平淡的另一个原因。“大家都知道政府午餐工程,但知道我们金贝子配餐的很少,作为消费者,他可能会去买政府工程的账,但他不会每天去买,而且每天只有5个品种,很快也会吃腻。”余大成说。

  针对白领们反映的一些问题,余大成称,他们已经或准备作适当调整。比如已经将每盒套餐增加了100克的饭量。下一步考虑会将通过微波隧道车等设备,对套餐进行即时控制加温。而菜品方面,余大成表示,“我们已经开发出来30多种配餐品种,等到市场完善后,将会推出。”

  余大成透露,目前已经有十多个供餐点获政府相关部门批准,加上现在已经开业的3个供餐点,估计下月内总共会有近20个供餐点出现在市场上,这些点主要分布在福田中心区、科技园等4个白领比较集中的片区。与此同时,他们也会推出门店形式提供套餐。目前已经有华强北、东门町、白石洲等几个门店,下月内会增加到14个门店,门店中的套餐品种比车店丰富,而且有的门店可做堂食。

  对于为何又推出门店的形式?余大成称,他们做过测算,一个汽车供餐车内最多能装240盒套餐,受车店容量和流动性形式的限制,车店的套餐品种不能超过8种。在目前没有就近物流中转中心可随时调配的情况下,希望门店独立运行的同时,可以有给“汽车供餐”车店补货的功能。

  ■争议

  深圳白领就餐难国内最严重?

  政府推动下的“汽车供餐”运行后,也引起一些市民、网友的争议。白领刘先生表示,政府推出一项工程解决白领就餐难,这在内地其他城市是没有的。与深圳相邻的香港,虽也是写字楼林立,但政府也并未出台相关措施解决白领就餐难问题,而是把此问题留给了市场解决。

  为何只有深圳出台措施解决白领就餐难?“因为在全国只有深圳白领就餐难的问题最严重。”余大成说,香港是传统的市民社会,香港的本土人群占到70%以上,但深圳80%以上都是外地人,且深圳是一个非常年轻化的城市,深圳白领化的比率远远高于香港,“香港也有白领午餐就餐难的问题,但没有深圳这么严重。”

  深圳饮食行业协会秘书长陈少华分析,深圳的城市建设速度太快,一些白领聚集区域物业租金高,一些高档写字楼在规划时没有考虑到厨房等配套使得白领的午餐问题解决不了,而同时也造成了一些很不卫生、短平快的外卖进入市场,“可以说深圳的白领就餐难问题相对其他城市会更突出一些。”

  政府该不该“插手”市场?

  一些市民也对“汽车供餐”模式提出质疑,直指政府不应该插手市场。经营一家快餐店的朱先生表示,政府如此插手市场,对其他餐饮企业不公平,“凭什么其他餐饮企业要交高租金进入写字楼区域,而汽车供餐可以流动性地到处叫卖。一些小摊贩摆摊解决温饱属于乱摆卖,汽车供餐在人行道叫卖就属于利民工程。政府做好行业准入标准、监管等管理事项就可以了,利用行政手段干预就是属于插手市场。”

  “我们认为公众对于政府工程理解不透。政府并不是插手市场竞争,只不过是树立起一个行业标杆,以这种标杆来保证白领享受安全的食品。在这其中政府也没有投入资金。”余大成说。

  陈少华认为,政府应该关注这些民生领域,推动汽车供餐并不算是插手市场,“因为市场有需求,所以政府在前期做了一些推动,但最终汽车供餐能够走多远,还要供餐企业去参与市场竞争,如果他的产品不受欢迎,白领们不买账,那他照样要面临生存的问题。”陈少华说。

  “汽车供餐”能否根本解决白领就餐难?

  据相关调查显示,深圳市区每天至少有300万人需要在外吃早午餐。大型商务区食堂及品牌连锁快餐店远远不能满足需求,而无证无照的加工摊点,在其原材料、生产过程无法监管,不少加工点大量使用潲水油,包装盒泄露有毒有害物质,构成很大的食品安全隐患。

  目前,深圳工业区食堂较好地解决了工业区工人的安全就餐问题,反而是部分都市白领的早午餐和食品安全无法得到解决,不少白领只能通过街边散发的宣传单叫外卖,这些外卖来自哪里,是否证件齐全,原材料、生产过程是否被监管,都无从知道。

  那么政府推动的“汽车供餐”模式能否根本解决白领就餐难呢?余大成介绍,第一批20台配餐车正式运营后,可供应8000人到1.2万人就餐;第二阶段,会增加50台配餐车,可多增加4万人就餐;第三阶段会多供应5万人左右的就餐。“目前,该计划正在有序推进,我们最终的目标是从根本上解决白领就餐难的问题,当然这要看公众的接受程度。”

  而陈少华表示,汽车供餐只能算是一种市场补充,无法根本解决白领就餐难。他认为,白领就餐难不是供餐企业数量少的问题,现实情况是市场上有很多五花八门的供餐企业,他们中很多没有资质、食品也不卫生。消费者在短时间内选择不能分辨餐品是否新鲜,合格,但如果有比较严格的市场安全检测、监督,在市场的引导下,整个供餐环境优化了,就会逐步从根本上解决白领就餐难的问题。

  南方日报记者孙颖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