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小伙食道受伤两年没吃过一点东西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30日13:00  新闻晚报

  □晚报记者 程怡 范献丰 报道

  两年前,刘鸣(化名)因车祸而被紧急送往当地医院救治,并被诊断为颈椎骨第六节和第七节骨折。虽然骨折部位经过手术被修复,但他的食道却因为这场手术而受到创伤,引发食道瘘。从那一刻起,刘鸣就再也没吃过一点东西,即便喝水也不行。无奈的他和妈妈来到上海,希望能通过本报热线,向社会发出求助,找到能治疗他因特殊原因而引起的食道瘘。

  颈椎手术伤了食道

  出生于1990年的刘鸣原本是个帅气的小伙子,是辽宁省海城市人。两年前在大学读书的他,回家时不慎被一辆车撞倒,当即昏迷不醒,被送至当地的一家骨科医院救治。经检查,其病症为颈椎骨第六节和第七节有骨折,刘鸣当即就被实施了手术。

  手术后,刘鸣发觉自己吃东西似乎成了大难题,总是会呛,而且这种反应根本无法抑制。见情况不妙,刘鸣的妈妈马上带他去做检查,这才发现,原来在手术过程中,由于食道正好靠近做手术的位置,在整个过程中受到了创伤,变成了食道瘘。

  医院表示他是该院第一例发生这个问题的病人,无法处理。就这样,带着医院暂时出借的9万元现金,刘鸣踏上了求医路。

  由于无法进食,刘鸣的身体逐渐衰弱,医院在他的腹部小肠处插了根管子,他每天靠输营养液度日。

  刘鸣的妈妈告诉记者,刘鸣在学校里读的就是医学专业,或许也能成为医生。可现在还未毕业,人只能靠插管度日,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让人无法接受。

  两年没吃过一点东西

  刘鸣出现在记者眼前时,正躺在床上吊营养液。身高176厘米的他体重才100多斤,细瘦的手臂上遍布吊营养液留下的针眼。他的脖子上盖着一小块布,用来遮掩食道的伤口。刘鸣的营养液一吊就是两年,是他的“救命水”,也是他每天的“食物”——自食道受创之后,刘鸣已经两年没通过嘴吃过任何一点食物和水了。一旦咽下一点食物甚至是水,这些东西就会从刘鸣颈部食道的伤口掉入身体内,严重时甚至可能有生命危险。

  “几乎快要忘记食物是什么味道了。 ”刘鸣告诉记者,一开始闻到食物的香味,心里就像千百只蚂蚁在爬、在咬,如今经过两年的“锤炼”,他已对食物的味道“自动屏蔽”了。

  不仅无法吃东西,就连唾液也不能下咽。刘鸣的床边摆放着一个小盆子,每当他感觉口中有唾液时,就必须吐到这个盆子里,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这样的盆子一天就要换上两三次。

  刘鸣的妈妈告诉记者,儿子的食道伤口和普通的食道伤口不同,位于颈部,周围神经、血管遍布,医治难度较大,加之刘鸣颈部本身就动过手术,也为食道修复带来新的考验。不仅如此,刘鸣还要忍受吊营养液给身体带来的痛苦,有时晚上感到疼痛难忍,却也不发出一点声音。

  妈妈用注射器给儿子补营养

  据刘鸣的妈妈介绍,他刚来上海的时候,体重只有96斤,如今能突破“百斤”大关,靠的都是妈妈一点一点“补”进来的。

  隔三岔五,刘鸣的妈妈就会买来甲鱼、鸡、排骨,为儿子精心煲一锅汤,为他补充点营养。刘鸣无法吞咽任何东西,这些营养汤如何下咽?记者在现场看到刘鸣补充营养的“工具”——一根针筒极粗的注射器。刘鸣的妈妈说,平时自己做好的汤,先倒进针筒里,再用这根注射器推进刘鸣的身体里。

  “平时能省下来的钱,都给他补充点营养了。 ”刘鸣的妈妈告诉记者,为了让儿子能像正常人一样进食,她已从发生医疗事故的医院“预支”了9万余元,甚至连房子也抵押了,带着孩子辗转看病。为了看病方便又省钱,母子二人与他人合租,暂住在番禺路上一套房子里。这间房间仅10余平方米,平时刘鸣躺在床上,母亲就在地上打地铺。

  “没有多的钱,只能这么省着过,给孩子看病还是第一位的。”刘鸣的妈妈告诉记者,儿子每天吊的4瓶营养液就要花去100元,加上每月1650元的房租,经济压力非常重。能为儿子找到合适的医院进行手术,让儿子恢复正常饮食,是她最大的心愿。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