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苏州大学试行“导生制” 减少高校学生管理盲区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30日13:04  中国政府网

      新华社南京11月30日电(潘晔 姚臻)“如何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有什么区别?”“有心事该向谁倾诉?”……这些新生们通常会提出的问题,如果要一个平日面对两三百个学生的辅导员逐一解答,似乎并不能满足每个学生的个体需求。目前,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运用“导生制”模式,成功解决了高校辅导员与学生人数不配比的难题。“导生制”模式也正在苏州大学各个学院陆续开始推行。

      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分团委老师张芸介绍,目前该院共有本科生1400多名,其中新生340余名,而负责学生管理工作者的辅导员却只有3名。此次实行的“导生制”就是选拔一批学习成绩优秀,有较强工作能力和组织能力的高年级学生协助班主任和辅导员对大学一年级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进行引导帮助和组织管理,在师生之间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学长说的话我们会当真!”2010级新生许雨凡告诉记者,相对于辅导员,“导生”跟他们更有共同语言,不仅是他们学习、生活中的帮助者,更是心中情感的激励者和思想引导者。在采访的新生中,大部分同学也都表示愿意接受这种管理模式。软件工程新生班的“导生”栾啸天,时常出现在新生的晚自习课堂中给他们解答学习疑问,也会在清晨逐一宿舍地叫新生出来晨读。“我每天都与他们朝夕相处,新生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基本都能及时发现。”栾啸天笑称,其实新生遇到的问题也是他曾经困惑的地方,自己只不过是一个经验传递者,用切身体验让新生们少走弯路。

      作为学院“导生制”的推行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许继芳提到,实行“导生制”后,其实产生了一种多赢局面。她说,运用这种朋辈教育方式引领学生获得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不但学生遇到棘手问题有了及时寻求帮助的对象,对于这些“导生”们也得到锻炼的平台和机会。通过导生的协助,辅导员们对每个新生的基本情况都做到了心中有数,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弥补了管理中的盲区与疏漏之处。

      据悉,该学院目前已给2010级新生班配备了24名“导生”,他们每周会走访一次新生宿舍并填写工作汇报表,每月与新生至少谈心一次,每学期要进行一次工作交流。在聘任期内考核完成职责后,“导生”也将得到奖学金5至10分的附加分。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