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武大发动全校师生“挑刺”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30日14:10  汉网-长江日报

  本报讯(记者李佳 通讯员胡庆芳 张全友 实习生魏亚男)“学校争做‘一流’,学科要‘先入流’。”28日,武大“跨学科对话”论坛上发出了这样的声音。

  近1个月,武大开展“跨学科对话”、“找差距”等活动,发动全校师生“挑刺”。

  该校党委书记李健坦言:“我们认识到,与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的目标相比,我们存在很明显的差距。”他表示: “武大站在一个历史新起点上,不进则退,慢进也会退。”

  寻“大人物”:

  大气大度大智的管理和学术领袖

  昨日,武大举行“合校十年找差距”第五场研讨会。该校原校长刘经南指出,武大尽管拥有传统的文科优势,文科综合排名全国第五,但在学界缺乏影响力和话语权,“没有思想家”。不仅要看申请到多少社科基金,还要看有没有敢于在我国政经文化领域“冒泡”的领军人物。

  水利水电学院教授邵东国认为,学校专家多,但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专家少,应着力提升武大学者的国际影响力。

  该校副校长黄从新说,要引进培养管理和学术领袖,“他们大气,志存高远;大度,海纳百川;大智,精谋善断”。

  觅“大项目”:

  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理科只满足于有课题做,缺乏大策划,对国家需求很不敏感,要转向面向问题的研究方式。”刘经南说。

  朱英国院士认为,不少学者沉溺于从文献到文献的研究方式,离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相去甚远,应将目光从书斋和文献中转向工厂和车间,以国家科研战略为出发点,努力争取大项目、产出大成果。

  目前,武大通过构建跨学科平台,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对接,已有很好的尝试。武大中国边界研究院、质量研究院等都在服务经济社会主战场。

  黄从新认为,合校十年,武大学科优势特色进一步彰显,学科交叉融合建设不断深入,但还缺少具备世界影响的一流学科,“要争取‘入流’”。

  李健表示,师生提出的意见,“不能‘讲了白讲’”,这是进步的出发点。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