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甘肃今秋以来为500万亩耕地披上"地膜外衣"保墒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30日16:34  中国政府网

      新华社兰州11月30日电(记者朱国亮)今秋以来,甘肃省已有500多万亩耕地披上“地膜外衣”保墒,以应对来年可能发生的春旱,为粮食丰收打基础。

      甘肃省农牧部门提供的最新统计显示,截至11月25日,甘肃省30个旱作农业项目县、区完成秋覆膜面积达517.66万亩,超出计划面积17.66万亩。

      甘肃旱作农业区气候干旱,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春旱频发,有“十年九旱”之说,降水主要集中在秋季。针对这一气候特点,甘肃科研人员近年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一项新的抗旱技术——全膜双垄沟播技术。

      这一技术是指在地表起大小双垄后,在雨水丰富的秋季或土壤刚刚解冻的初春用地膜将土地全覆盖,聚集雨水,抑制蒸发,到了播种季节,再沿着垄沟在地膜上打眼种植作物。

      实践证明,运用这一技术,秋覆膜保墒效果最佳,因此甘肃省农牧部门在今秋提出推广秋覆膜500万亩的任务,做到春旱秋抗,为来年粮食生产打下坚实基础。

      为了鼓励农民在土壤封冻前做好覆膜工作,甘肃省还筹措资金,给予农民每亩1.5公斤地膜的补贴,对于推广面积超过50万亩的县区,超过部分每亩再增加1公斤地膜补贴。

      甘肃省农牧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在近年的推广实践中,这一抗旱技术效果突出,增粮幅度较大,2011年,甘肃计划将继续推广利用这一技术种植玉米1000万亩。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