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江汉:三大引擎带动现代服务业试点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30日20:29  汉网-长江日报

  

江汉:三大引擎带动现代服务业试点
江汉:三大引擎带动现代服务业试点

  记者 杨于泽通讯员 朱素芳 彭义淞

  对中部省会主要城区单位面积产出强度进行比较,结果是,武汉市江汉区以 12.9亿元/平方公里的单位面积地区生产总值遥遥领先,次之的是南昌东湖区 11.9亿元/平方公里,又次之的是长沙芙蓉区 10.6亿元/平方公里,显示了江汉区经济发展的领先水平。

  有人说,江汉区的经济是典型的“螺蛳壳里做道场”:地方只有那大,财富蛋糕却要越做越大。

  江汉全区面积33.43平方公里,但区内高楼多,武汉200米以上的超高建筑大部分集中在这里。近几年来,全区大力发展以总部经济为代表的楼宇经济,通过提供优质服务、政策优惠等,吸引公司总部、地区总部、大型企业入驻。

  目前,5家外资银行全部落户;58%的市级以上银行总部、5家全国性金融总部,以及省内最大的证券、信托、期货公司总部,均设在本区;省移动、省电信、省邮电等80余家信息通讯企业,在区内扎堆;安永、德勤、世邦魏理仕、戴德梁行等国际著名中介公司,江汉聚首;长航凤凰掌握长江流域内河航线话语权,中石化华中分公司掌控中南地区燃油供应;以武商集团、中百仓储领衔的现代商贸企业,服务网络延伸至周边省市。江汉区金融、商务服务功能立足中部,面向全国不断拓展。

  根据2008年第二次经济普查的结果,江汉区第三产业单位占武汉市11.3%,从业人员占全市19.14%,但创造了全市27%的主营业务收入。2009年,每平方公里实现财政收入2亿元,为湖北省最高。

  眼下,很多重要金融、商务、物流、商贸企业知道江汉区即将启动国家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纷纷找到江汉区有关部门,要求投奔。

  国家级武汉市江北民营科技园,原来是武汉的“服装窝子”,随着江汉区打造现代服务业中心,现在决定“腾笼换鸟”,向“生产性服务业”转型,走高端服务业道路。

  国家级武汉市江北民营科技园面积只有1048亩,不到1平方公里,2009年却创造经营收入105亿元,全口径税收突破6亿元,园区单位面积产出连续4年位于全省前列。今年元至10月,园区税收已经达到6.15亿元,成为江汉区继建设大道——新华路金融业集聚区、王家墩商务区外的另一片经济增长点。

  据园区管委会介绍,上世纪90年代,这里集中了汉派服装企业100多家,拥有爱帝、太和等服装名牌,但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特征明显。从1999年建立国家级汉口创业中心开始,园区高度重视高新技术企业的引进、培育,先后培育出大西洋连铸、盛佳电器、通联路桥公司等高新技术名企。

  大西洋连铸是一个专业从事钢铁连铸设计、施工的企业,员工只有70余人,但今年前10个月即纳税7000万元。这家企业的成长,反映了国家级武汉市江北民营科技园由劳动力密集到技术密集、高附加值业态转变的轨迹。

  与此同时,园区大力引进信息、软件类产业企业。目前园区内已经集聚了湖北移动、湖北电信、湖北邮政等龙头信息产业企业,强调入园企业的技术含量、创新性、无污染等品质。“服装窝子”现在尚有服装企业80多家,但园区已被人们改称为“信息企业窝子”,并继续引来更多信息企业入驻。

  改造王牌楼,集聚工业信息化服务、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公共信息平台等信息服务企业;引导太和产业园、爱帝产业园、俊源美佳产业园按照园区发展规划,调整园内企业组成结构,留住总部机构和研发机构。

  园区管委会负责人说,园区在“十二五”期间将腾出10多万平方米的厂房,让生产性服务业的“凤”飞进来。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