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四成小区蓄水池清洗监管难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01日01:26  河北青年报

  ■省会共有水箱、蓄水池1000多个,仅六成经供水部门清洗

  ■部分小区蓄水池不清洗,也不加盖上锁,甚至有出现死老鼠的情况

  ■居民可到物业公司查看蓄水池清洗记录

  省卫生监督局近日对石市31个生活小区的37台自动售水机卫生状况进行了调查,2台自动售水机制出来的水中检出总大肠菌群。本报11月23日报道此事后引发社会各界对自动售水机和自来水水质安全的强烈关注。

  昨日记者获悉,为小区提供二次供水的蓄水池、水箱如果清洗不及时容易使流入居民家中的自来水受到污染,二次加压设施已经成为影响自来水水质的主要原因。目前,省会四成小区蓄水池清洗监管难。

  

四成小区蓄水池清洗监管难

  ■昨日,石市供水集团工作人员开始对一小区内的二次加压蓄水池进行清洗

  直击 清洗发现蓄水池内一层“油渍”

  昨日下午,石市供水集团二次加压管理处开始对位于光华路建华大街附近一个小区内的二次加压蓄水池进行清洗。

  “这个蓄水池半年前刚清理过,再加上它平时密封比较好,里面还是比较干净的。”现场清洗的石市供水集团二次加压管理处监察科科长王鹏说。

  虽然比较干净,但仔细观察发现,在蓄水池的底部还是有薄薄的一层沉淀物,摸上去有油腻的感觉。“这些是随着管道流进蓄水池的,如果长时间不清理,对水质造成污染。”

  清洗人员穿上专门的消毒服装,戴上口罩、帽子、胶皮手套,穿上高筒靴后进入水池,用刷子对水池底部和四周墙壁进行了仔细的清洗,然后用二氧化氯对水池进行消毒。在此过程中,工作人员身上的任何一个裸露部分都没有与水池进行接触。

  王鹏介绍,按照相关规定,二次供水使用蓄水池的容积设计不得超过用户48小时的用水量,但实际操作中,一些小区二次供水蓄水池的容积远远大于这一标准。在这种情况下,蓄水池里总有一部分水处于“死水”状态,导致有害藻类滋生。同时,由于一些小区蓄水池经常不清洗、不消毒,也不加盖上锁,里面时常会出现死老鼠、破烂物品、铁锈和脱落的防锈漆皮、虫蚁尸体漂浮物等。

  “有一次清洗时,竟然发现一个厕所的污水进了蓄水池,看着就感到恶心。”王鹏说。

  数据 四成小区蓄水池清洗监管难

  人们通常所称的“二次供水”,是指单位或个人将城市公共供水或自建设施供水,经储存、加压,通过管道再供用户或自用的形式。基本上采用楼下建蓄水池,楼上设水箱,然后通过再次加压的方式给用户供水。

  1997年,卫生部和国家技术监督局联合发布了《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石家庄市政府也出台过相关规定,其中明确要求,二次供水设施的管理单位,每年至少要对二次供水设施进行两次全面清洗、消毒。

  石市供水集团二次加压管理处副处长陈树峰介绍,据不完全统计,省会目前共有二次供水蓄水池、水箱1000多个。但每年经他们清洗的小区只有60%,其他40%或者根本就不进行清洗,或者请社会上的一些小公司清洗,处于无法监管的状态。

  “按照规定,清洗、消毒人员必须穿戴专门的消毒服装,戴上口罩、帽子等装备才可以进入水池清洗,我们见过好几个清洗、消毒公司的人员只穿上雨靴就进了水池。此外,处于成本的考虑,一些清洗企业只选择漂白粉对水池进行简单的处理,实际上并不能达到消毒的效果。”陈树峰说,作为供水集团,因为担负着向居民家庭供水的责任,每一次清洗都是不敢马虎的。一旦居民家中的自来水出了事,居民首先想到的会是供水部门。

  调查 80人中50人不知二次加压

  “小区还有蓄水池?自来水不是直接从水厂流到家里吗?”在走访过程中,当记者问小区居民是否知道小区二次加压用的水箱、蓄水池经过了清洗消毒时,经常被居民这样反问。

  在联盟路上一个小区,一位居民告诉记者,自己只知道家中的自来水是经过自来水管道流入家里的,这么多年根本没想到还需要经过二次加压才能进入居民家庭。记者调查了80个人其中50人不知二次加压。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