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十一五期间河南新农合之变 从不愿参加到争着交钱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01日02:27  东方今报

  “原来俺村的人都不愿意参加新农合,现在每次交钱时,大家都往前争,因为不少人尝到了新农合的甜头。”在我省临颍县瓦店镇卫生院内,正在交费窗口领取住院补助的陈庄乡村民李新伟,向大家讲述五年来家人在看病方面发生的变化。

  □今报记者 李蔚/文 张培方/图

  ●“我们也敢来郑州看病了”

  李新伟说:“现在俺们农民经常说一个顺口溜,叫‘上学不掏钱,种地不交税,养老有保障,看病不太贵’。”

  李新伟说,对于农民来讲,特别高兴的除了粮食直补外,就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制度的实施。

  正是依靠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他们看病才有了保障。

  现在在郑州的大医院,经常听到来看病的农民说一句话:“我们也敢来郑州看病了。”

  过去在省人民医院、郑大一附院住院者当中,最多有30%的病人是农民,现在80%以上的住院病人是农民。

  ●卫生机构也得到快速发展

  据了解,刚开始实施新农合制度时,一些农民不愿意配合。李新伟说,总怀疑不可能有这么好的事情。现在,大家排队交钱。

  由于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卫生事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谁的服务好、技术好,那老百姓就选择它,这也让医疗机构通过服务求发展。

  据卫生部门统计,上世纪90年代,全河南省有乡镇卫生院2081个,但1/3的卫生院能够生存、1/3的勉强维持,剩余的面临或已经倒闭。新农合制度实施后,全省所有的卫生院都起死回生,病人能够合理分流、就近就医了。

  ●让农民去哪儿看病都能报销

  2006年没有推行市级直补之前,农民到市里看病,需要回当地相关部门才能报销。

  2008年年底,全省绝大多数的市医院推行了直补,农民看病可以直接报销。

  最初,新农合基金是农民交10元、中央财政补10元,地方补贴10元。现在是农民每年交30元,中央财政支持60元,地方财政支持60元。但这150元如何花呢?每提高一次做一次方案调整,就是通过经济杠杆让老百姓就医,乡卫生院报销70%,县医院报60%,省市级报50%。让老百姓真正就近就医,在基层能解决的问题就不去市里、省里。

  下一步,新农合准备将省级直补全面推开。去年下半年,省级直补试点建立后,省级医院和农民所在县建立直补关系,到明年12月底之前,全省所有省级医院和农民所在县都进行联网,农民跨区看病都能报销。当然,这是一个系统的、庞大的工程。这个机制一旦建立,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费用支付方式、结算制度等都要考虑。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