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北京发明创新大赛八成来自草根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01日03:16  北京日报

  经过7个月的激烈角逐,共有110项发明入围第五届北京发明创新大赛决赛,其中近八成是来自民间的草根发明。昨天,北京发明协会理事长曹凤国透露,未来一个月的公众网络投票,将决出新一届的民间发明之星。

  听说过让小鸡戴眼镜吗?一个塑料眼罩,一根小栓子组成的微型小眼镜,可不是为了让小鸡做学问。这眼镜一戴,平日好斗的小土鸡立刻安分起来,没了打斗、啄癖的恶习,小鸡们长肉了,毛也亮了,平均每只能多卖10元钱。

  原来,这个发明的秘诀就在于:用小眼镜模糊小鸡的视力,在不妨碍吃食的情况下,防止打斗,提高养殖品质。

  这个发明来自湖南省乡土发明家舒远良,他不仅给自家养的小鸡戴上了眼镜,更让这一别出心裁的发明进入全国各省的养鸡户家中。如今,全国每年大约有700万至800万只鸡都戴上了他发明的眼镜,其中不乏土鸡、野鸡和鹧鸪等品种。这一发明在大赛评委中也着实引起不小的争议,有专家就发问:戴上眼镜会不会影响小鸡的生存状态?另外,与部分高科技发明相比,个别评审专家也忍不住质疑起这个小眼镜的科技含金量。

  可自动发出声光报警的防偷手提箱,能巧妙鉴别地沟油的半导体制冷片装置,在5分钟内打开的安全快速逃生窗……本届大赛涌现出了一大批以巧制胜的草根发明。

  “民间发明与‘正规军’同台竞技,比的就是一个‘巧’字。”曹凤国说,草根科技源于生活,也同样惠及民生。像汽车停车减排小助手、高层建筑救生索等发明,都是在社会热点事件的启发下琢磨出的巧发明。

  第三届大赛金奖得主刘正辉成功研制出可替代蛇皮的仿生皮,且用它制作出的乐器音色更胜一筹。出自刘正辉之手的京胡,早已成为国内众多京胡演奏家的“掌中宝”。如今,他的发明还获得市科委200万元资金的支持,批量产品将于明年3月上市。

  如今,民间发明人也有了知识产权意识。据统计,本届大赛有专利项目492项,占参赛项目的47.4%,其中发明专利223项。个人参赛项目中的专利有340项,占个人参赛项目的52.5%。

  “民间发明人的专利投入产出比更高。”曹凤国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全国每年投入科技经费4600亿元,形成专利3万多项,平均1500万元形成1项专利。而发明创新大赛中的草根发明家,自掏腰包投入约8千多万元,就形成340项专利,平均每25万元就形成1项专利。“当然,草根发明家形成专利的质量整体上不如专业人士,但收获已经很丰厚了。”

  根据安排,即日起,大赛将进行历时一个月的网上投票,届时社会公众可通过北京发明协会网(www.bj-fm.com)参与评选,为自己最喜爱的优秀项目投上一票。本报记者 刘欢 RJ203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