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民国语文课本70年后走红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01日04:24  大众网-齐鲁晚报

  

民国语文课本70年后走红

  近日,一本出版于上世纪30年代的《开明国语课本》受到了广泛关注。出版社重印卖断货,家长学者持续热捧,媒体引发热议。

  这本由叶圣陶编写,丰子恺插画的语文课本在时隔70多年后重新走进公众的视野,它勾起的不仅是人们对那个久远年代的回忆,还有对语文学习最本真的一种期待。

  藏书楼里翻出的旧课本

  引起社会关注的这本《开明国语课本》最早出版于1932年。5年前,它作为“上海图书馆馆藏拂尘”系列图书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重印。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社长赵炬回忆,最早发现这本老课本是在上海徐家汇的藏书楼里,与之同时发现的还有1917版《商务国语教科书》和1930版的《世界书局国语课本》。这三套共6本书作为“老课本”被收录进了馆藏拂尘书目中,每本书各印了8000本。

  在这三套书中,当数叶圣陶主文、丰子恺插画的《开明国语课本》最为著名,这套书在1949年前共印了四十余版次。课本经当时的国民政府教育部审定,为“第一部经部审定的小学教科书”。当时教育部的批语说:“插图以墨色深浅分别绘出,在我国小学教科书中创一新例,是为特色。”

  “我们看到这本书时也被吸引了。”赵炬说,在当时选择哪些教材进入“老课本”时,参与编辑的同事们曾有过不少争论,这套书无论是从技术,还是内容上都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认可。课本篇目简单,虽然话不多,却朗朗上口贴近生活,加上丰子恺的配图,构成了一幅幅意象优美的儿童田园诗。

  由于课本使用的是繁体字,为便于现在的孩子理解,再版时,除了将原来课本用影印方式呈现外,每篇课文都在下面用简体字做了对照。

  卖得很火以至脱销

  老课本出版后,很长一段时间的销售都处于不瘟不火的状态。直到2008年,销售突然呈现上扬的趋势,其中更以《开明国语课本》销量最火,终于在去年脱销。

  出版社发行部主任王明海介绍,当时并没有注意到这个情况。后来,来自全国各地要求订购《开明国语课本》的电话越来越多,以江浙沪地区最多,也有安徽、东北等地的一些书店和学校。有的学校甚至提出一次订购几百本。近期,随着这本书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增订的电话更多了,发行部对外公布的3个电话号码每天都能接到几十个全国各地的求购电话。

  “这是我们完全没想到的。”赵炬社长表示,考虑到市场需求,出版社已决定近期再加印《开明国语课本》(上、下)5000册。

  面对如此旺盛的市场需求,为何只印5000册?对于这一颇为保守的印数,赵炬说出了他的考虑:老课本毕竟不是学生们当下使用的教辅教材,不具备普及性,它只能作为一种课外阅读的补充,并不是人人必备的读物。

  在他看来,开明版课本的“火”一方面与当下热议的教改有关,公众对现有语文教材的诸多不满,让这本70多年前的老书重新回到人们视野。“还有个原因就是逐渐兴起的国学热”,书中关于中国传统礼仪的教育也是现在的少儿读物中缺失的,而这些问题并非一本老课本所能解决的。

  本版稿件据《京华时报》

  各方反应

  专家:小学语文应增加国学比重

  “中国孩子的教材中关于国学的内容太少。”人民大学国学院专家李林林毫不客气地指出。据他介绍,学者们曾对中、日、韩三国小学语文教材进行对比,最后发现,日本、韩国小学生语文教材中有关国学的内容比中国教材多出2—3倍,中国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关国学的内容是三个国家中最少的。

  李林林认为,应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增加国学的比重,对孩子的启蒙教育可以不必从高深的理论入手,可选择孩子易于接受的形式,注重日常习惯培养。

  老师:学生一读便成诵

  开明等三套老课本再版后,曾被上海市高安路小学、上海师大第一附属小学作为课外读本。“几乎不用教,孩子们一读就能成诵。”一位老师举出佐证,如《绿衣邮差上门来》一文:“薄薄几张纸,纸上许多黑蚂蚁。蚂蚁不做声,事事说得清。”简短的几句话,充满童趣,也让孩子们对信的认识变得鲜活起来。

  家长:给孩子做国学启蒙

  一位家长经常在睡前给孩子朗读课本里的内容,在她看来,里面的内容非常好。有些文章看后引人一笑,又不失儿童的天真。丰子恺先生的配图,形象又生动,讲解内容时配上图,儿童非常容易理解。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