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让收入增幅超过GDP增幅

  本报实习生 叶心怡本报记者 刘焜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地区GDP达1万亿元、新型城市化、幸福杭州……接下来的这五年,这些词语将真真切切地走进我们的生活,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变化。

  昨天召开的杭州市委十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上,《中共杭州市委关于制定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审议稿)(以下简称《建议》)经审议原则通过。

  据了解,《建议》初稿形成后,陆续召开了8个座谈会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先后八易其稿。《建议》通过后,市政府将据此编制杭州市“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提请市十一届人大六次会议审议批准后,颁布实施。

  2015年人均GDP达2万美元

  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黄坤明在会上作了报告,用一句话串起了“十二五”,那就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富民强市、社会和谐为主旨。

  “十二五”期间杭州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力争科学发展水平居全国全省前列,率先全面建成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物质基础更加雄厚,城乡区域更加协调,生态环境更加优美,社会更加和谐,政治更加清明,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开启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

  关于这个“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市委副书记、代市长邵占维这样解释:全市人民,既包括全市居民,也包括农村和五县(市)居民;既包括本地市民,也包括外来务工人员。而小康社会,有经济发展、社会事业、社会和谐、人民生活等24项具体指标,杭州要在“十二五”期间100%达到全面小康目标值。

  《建议》提出,到2015年,杭州要力争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万亿元。如果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万亿元,按2009年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计算,2015年全市户籍人口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可达到2万美元。

  力争居民收入增长超过地区GDP

  “十二五”期间,要让大家的腰包鼓起来,花起钱来有底气。

  相比GDP的具体数字,大家更关心自己的实际收入。杭州提出要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力争居民收入增幅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幅,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

  “十二五”规划要大力发展服务业和中小企业,增加就业创业机会。通过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积极创造条件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促进低收入群体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逐步形成中等收入群体占多数的分配格局和社会结构。

  探索建立最低工资标准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联动增长机制,促进职工工资增长。增加农民的薪金、股金、租金和保障性收入,加快农民增收步伐。

  在信贷方面,推广信用消费,适当降低消费信贷门槛,推动消费信贷由住房、汽车等重点领域向旅游、教育、家庭耐用品等领域延伸。

  加强住房保障,实现“同城同待遇”

  “十二五”期间,要让人们有更好的住房和行路环境。

  杭州将加强中低收入家庭、中等偏低收入家庭和各类人才住房保障。普通商品房的供给也会增加,为居民自住和改善性购房需求提供支持,抑制投机需求。

  “十二五”规划将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快速路网、主次干道、支小路、慢行交通系统、人行过街设施建设,完善主城区路网体系,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增加公交车特别是节能环保型公交车数量,优化公交线路。

  在社会保障方面,将加强对农民工和外来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逐步实现“同城同待遇”。同时,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在自愿基础上把符合条件的农村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

  五县市,“郊县”变“郊区”

  “十二五”期间,杭州的城市空间将越来越广阔。

  杭州将形成“拥江依湖、三区三态、一主三副、两翼三极、组团强镇、网络都市”的市域空间总体布局框架,构建“中心城市(杭州市区)——中等城市(五个县城)——小城市(中心镇)——特色镇——中心村——特色村”的城镇规划体系。

  在新一轮的总体规划中,杭州要加快江南副城、临平副城、下沙副城和六大组团建设。杭州经济开发区、杭州高新开发区(滨江)要强化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化水平,实现从开发区到副城的转变。

  五县(市)要走新型城市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路子,发展郊区经济,融入杭州大都市,实现从“郊县”向“郊区”的转变。

  杭州还将深化与嘉兴、湖州、绍兴三市的全面合作,努力把杭州都市经济圈建设成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的重要板块。

  建成铁路枢纽城市

  “十二五”期间,杭州要成为铁路枢纽,路网四通八达。

  接下来这五年,将建成的道路网主要包括钱江通道及接线(钱江大道)(计划2013年底前建成通车)、杭长高速杭州段及延伸线(吉鸿路)(计划2012年建成通车)、之江大桥(计划2012年建成通车)、萧山机场路(计划2012年底改建完成)、杭新景高速建德寿昌至开化白沙关段(计划2012年底建成)、江东大道(计划2010年底建成通车)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工程。

  通过杭长、宁杭、杭甬、杭黄铁路专线和杭州东站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杭州要成为重要的铁路枢纽城市。其中,杭甬客专计划2011年底通车;宁杭客专计划2011年底通车;杭长客专计划2014年通车,杭黄客专拟于2011年开工,东站综合交通枢纽计划2011年底建成。

  还要加快杭州绕城高速公路西复线、临金高速、千黄高速、望江路过江隧道等高速公路和国省道建设。秋石快速南段、风情大道、东湖——通城快速路、德胜快速路东段、环北——艮山快速路、江南大道、彩虹大道等也将基本建成,形成“三纵五横”城市快速路网骨架。

  建“学分银行”,打造教育终身制

  “十二五”期间,要让杭州人在各年龄段都有受教育的机会。

  适龄儿童要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构建适应杭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多层次技能实用性人才。

  过了“读书年龄”,也不要紧——杭州要做到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满足人们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使每个市民在一生的各个年龄段都有受教育的机会。为市民建立“学分银行”,办好市民大学、杭州开放大学和老年大学。学分银行是模拟或借鉴银行的功能特点,像银行存款零存整取一样,累积学分。市民曾有的学习经历无论中断与否都可以折合成学分,市民取得的各类培训证书、技能证书经标准认定后都可以折合成学分,同时把学习情况、学习奖励存进“学分银行”,方便随时支取。

  “三江两岸”,打造黄金生态旅游线

  “十二五”期间,我们的经济要生态化,环境更要生态化。

  节能要从工业向包括交通、建筑、家电在内的社会节能延伸,推广清洁生产,淘汰落后产能。

  全面推进环境污染综合整治,重点加强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加强噪声控制和固体废物污染控制,强化辐射安全管理,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

  从2011年起,杭州将对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三江”流域231公里的干流及浦阳江、兰江、大源溪等主要支流两侧200米至500米区域,实施生态景观保护与建设等项目,力争把“三江两岸”打造成黄金生态旅游线。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