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一根晾衣架伤了几十年的邻里情

  杭州上城区五福里有幢居民楼是上世纪70年代建造的,每一层7户人家呈平躺的“L”型排列,门口有一条共同的长走廊,有点四合院的味道。这三十多年来,大家朝夕相处,关系很融洽。

  可是最近因为走廊外安装晾衣架的事,邻里之间有了火药味。404室张大伯还把邻居405室贾大妈的儿子儿媳告上了法庭,原因就是他们在本属于张大伯家的“专属区”装了一根晾衣架,大伯觉得妨害了他的日照权,希望法官判令拆除。

  晾衣架的“三八”线之争

  事情其实说来不大,贾大妈的儿子朱先生在法庭再三叹气,“张大伯,你何必把这么小的事搞到法院来呢?”

  可是双方一说到这根晾衣架却又各不相让。

  原来,当年分房子时,单位考虑到每层平排朝南的4室、5室、6室都没有朝南阳台,晾衣服全靠朝南的走廊外搭一些晾衣架,虽然这是大家公共领域,但是为了减少争端,单位出面给4、5、6三户做了划分,从6室门口开始到最西端走廊,每3米宽作为一户人家的“专属区”,搭上晾衣架。

  大家相安无事,按照这个传统分配用了三十多年,谁也没有计较过边界线划分的问题。

  今年,居民楼进行了庭院改造,原先的晾衣架都被拆除,等到重新要安装晾衣架时,如何划分边界线的问题就爆发了。

  张大伯说,他是按照原先的传统划分,在老地方安装上了晾衣架。这里就有个历史遗留问题,原先是按照3米宽度来划分“专属区”的,这样,张大伯分到的一部分“专属区”正好是贾大妈厨房对应的一块区域。立面整治后,也不知道是楼上楼下哪一户先开的头,说是要按照每户人家实际对出来的“领空”作为“专属区”,于是贾大妈的儿子朱先生夫妻也按照这个划分,在404和405相交处装了一根晾衣架,意图很明显,以此为界。

  这么一来,张大伯的专属区就被割去了一块,他不干了,两户人家就闹了起来。直至告上法庭。

  为了这根晾衣架,好几户人家都闹别扭了

  张大伯告的不是404的贾大妈,而是住在403贾大妈的儿子儿媳。他觉得贾大妈年纪大了,又是多年老邻居,加装晾衣架不是老人家的本意,而是小辈在捣鬼。

  不过昨天在法庭上,朱先生再三强调,他是受母亲委托才装这根晾衣架的,楼上楼下都是这么装的。

  朱先生还声明,从来没有说过装了晾衣架就是划分地盘,把这个专属区占为己有,“这些都是公共的、共享的,我们装上去,我们可以用,张大伯也可以用,可是老人家就是不同意我们装。”

  张大伯很执着,坚持要按照原先的“3米原则”来划分,“这是我的权利,受物权法保护的。”

  法官昨天没有当庭宣判,希望给两家调解一下,但调解没有成功。

  法官把朱先生夫妻单独叫到了一边:“这么多年邻居关系和和睦睦,就因为一根晾衣架伤了和气,多不值得,他年纪大了,你们小辈可以让的就让着点,毕竟和谐的邻里关系千金也换不回。”

  庭后,记者也到了五福里的这幢居民楼,说起这个事,不少居民都在感叹,“以前我们这里关系可好了。现在为了这么个事,好几户人家都闹别扭了。”

  记者在404室碰到了正在做饭的贾大妈,她说:事情虽然闹到现在,我们和老张的关系还是好的,以前我们都没争过,比如晒被子,他那里到下午晒不到太阳,就会让他拿到我们这里来晒。

  可到记者离开时,3楼的两户人家又因为这个事吵开了。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