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校园40多幢建筑一半是“国宝”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01日06:30  浙江在线-今日早报

  还记得电影《唐山大地震》中张静初报到的大学吗?

  影片中的那些镜头都取自浙大之江校区

  校园40多幢建筑一半是“国宝”

  学校旧址修缮工程大体完工,正考虑向社会开放

  □通讯员 周炜 本报记者 张丽红/文

  胡元勇/摄

  还记得电影《唐山大地震》中张静初到大学报到的那一幕吗?影片中静谧的校园、参天的古树、优美的建筑一定让你印象深刻吧!其实这一幕离我们很近——影片中的这些镜头都取自浙江大学之江校区。

  最近,学校旧址第二期修缮工程大体完工。记者昨天前去探营,深深体味了百年名校的独特魅力。之江校区党工委书记胡炜说,他们正在考虑制定计划,以后定期向社会开放。

  40多幢建筑一半是“国宝”

  沿之江路一直向西走,过了六和塔,秦望山脚下有一条掩映在绿树丛中的小路,沿小路再行四五百米,转过几个弯便到了浙江大学之江校区。

  校区占地660亩,是浙江大学六个校区中历史最悠久的校园,目前共有600多名学生。

  2006年5月25日,浙大之江校区旧址被国务院审定并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这里有40多幢建筑,其中22幢是国家级历史文物保护建筑。光华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张子法说,这个校区在1952年划入浙大。

  2006年,光华教育基金会尹衍樑先生捐赠浙江大学1亿元用于建设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随即,学校设立“之江大学旧址修缮工程”项目,之江校区开始大规模修缮工程。

  胡炜说,尹衍樑先生捐助的1亿元中将有5000万元用于校园老建筑的修缮工作,另外,浙大也会陆续拨款支持这项工程。

  为恢复原貌

  能用旧的不用新的

  学校22幢国家级历史文物保护建筑中,有5幢已经修缮完成:慎思堂、图书馆、东斋、材料实验所、佩韦斋,他们也被赋予了新的生命。

  胡炜说,在修缮过程中,他们一直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

  “修缮过程中拆下来的东西,能用的全都用回去。”比如木地板,哪怕有些被白蚁蛀过,但只要有一段可以用,那也会锯下来接着用。现在慎思堂的木地板就有80%是原来的地板,经过防蛀处理后重新装上的。

  “再比如油漆。”胡炜说,这些建筑大多历经百年,有的门窗已经涂过七八层油漆,为恢复原貌,他们尽量把后来涂的那些油漆刮掉,露出底色后再重新涂上清漆保护。

  “为了尽可能恢复原貌,修缮前我们去南京、上海等地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张子法说,像慎思堂的英文名字、图书馆的雕花廊柱都在修缮后重见天日。

  就在上周,图书馆刚刚投入使用,走进二楼图书室,这里的一桌一椅、台灯书架全都透露出古朴的气息。

  之江校区党工委书记胡炜说,他们正在考虑制定计划,以后定期向社会开放。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