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创新发展 时不我待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01日06:53  浙江日报

  记者 陈青华

  我国改革开放即将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曾经的改革排头兵温州将有何新的作为,以怎样的态势冲刺“十一五”,并趁势而上,为“十二五”起好步、开好头?

  记者:温州如何结合自身实际贯彻好全会精神?

  陈德荣: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精辟分析了“十二五”时期我国、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外环境和阶段性特征,全面谋划和部署了“十二五”发展。当前和“十二五”时期,是温州加快转型发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攻坚时期,是温州背水一战、再创辉煌的关键时期。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全会精神,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和科学发展这个主题,认真谋划“十二五”规划,全力推进温州转型发展。

  记者:现阶段制约温州转型发展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陈德荣:温州发展滞后,关键在于城市化滞后。改革开放以来,温州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化工作,近年来深入实施“大都市区推进战略”,新型城市化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但从总体上看,城市化水平还不高。

  城市化既是传统农村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转变的过程,是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的过程,也是产业、资本、信息、市场等要素资源集聚和提升的过程。可以说,城市化是经济转型的主平台、主动力,是社会转型的主方向、主旋律,是改善民生的主阵地、主抓手。加快推进城市化、提升城市化水平是温州“十二五”发展的动力所在,是实现温州转型发展的关键。

  记者:温州城市化滞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提升城市化水平?

  陈德荣:温州城市化滞后的根本原因在体制机制,是城乡二元体制和村镇管理体制。直接原因是政府投入不足,历史原因在产业结构。提升城市化水平,首先要找准城市定位,明确发展方向,对温州来说,一是建设大都市,二是现代化,三是国际性,四是生态型。第二,要完善市域城镇体系,明确功能分区。沿海沿江地区要成为大都市区的建成区,西部山区成为生态功能区,形成1个主中心、6个副中心、50个区域性中心镇的城市群发展新格局。第三,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强化发展动力,全力推进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下决心调整乡镇行政区划和管理体制。第四,加大政府主导性投入力度,强化市域基础设施功能。第五,加快产业升级和社会建设,增强城市综合实力。第六,切实加强文化建设和生态建设,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

  记者:针对阻碍温州城市化进程的问题和弊端,温州如何应对?

  陈德荣:从加快温州转型发展的全局和战略高度出发,我们相继推出了市区财政体制、市区土地出让分配、国企整合重组和城建体制等重大改革举措。下一步还将出台审批制度改革、统筹城乡综合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考核评价体系改革等一系列举措,营造良好的软环境。同时,全力实施以改造形象环境为主的“六城联创”,推出以打造硬环境为主的“双十大工程”和“十大项目”。通过优化提升,切实提高城市魅力、吸引力和竞争力。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