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窨井里施工没防护措施 雨污分流民工被吞没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01日07:15  南京晨报

  昨天下午2时30分左右,南京下关新民路上一个窨井下发生意外事故,一名进行雨污分流施工作业的男子不慎跌入沉淀池中,不见踪影。警方接到施工队报警后,立即组织多方位搜救工作。但是,由于地下污水管道情况比较复杂,截至昨晚记者发稿时,仍未找到。

  窨井下作业突然失踪

  事发地点位于五所村小区北门新民路上。昨天下午2时40分左右,记者赶到现场时,110民警在周围拉起一道警戒线,几名民警和施工人员站在中央一个窨井边,不断地观察,焦急万分。事故引来很多围观市民,大家的心情同样很紧张,大家都在关心失踪人员的命运。

  知情者张先生说,此前有人报警称,这个窨井里有人被污水冲走了。旁边就是四所村派出所,几名民警立即赶到现场,发现窨井下一汪混浊的水,水流湍急,没有人影,非专业人员根本无法施救。于是,民警向119求援。现场有一名身穿橘红色工作服,后背上面印有“金固集团”字样的年轻男子,他是失踪男子的工友,当时就在井口上。该男子称,下午2时许,他和老乡陈某下井检查井壁并堵洞,陈某借助一架梯子下去的,他在上面负责递材料。大约20分钟后,忽听“啊”的一声大叫,是陈某的声音,他连忙伸头看下去,里面只有污水,不见陈某。大骇之下,他急忙踩梯子下去,水很深,他搜寻了一番,没发现陈某,喊了几声,长长的管道里只有“嗡嗡”的回声,没有人答应。他只好爬上来,向施工队领导汇报。

  窨井下是个沉淀池

  在警方组织搜救的时候,记者找机会到窨井口观察了一下,虽然井口直径只有80厘米左右,但井下空间很大,就像一个倒着的铁锅,下面是流淌的污水,水面上漂着木棒等垃圾。井壁是由一个个混凝土桩子组成的,铁梯子还挂在上面,一半在水中。旁边还有一架倒伏的木梯子。“当时水深可能在1.2至1.3米,而且水流较急。”据知情者介绍,这是一个污水沉淀池,主要接收周围小区的生活污水,通过污水管道,流到污水处理厂去。沉淀池深达2米以上,连接沉淀池的污水管口径在1.5米左右。下面水流很急,人在水中不借助辅助物很难站住脚,容易被冲走。

  一位围观市民分析,那个民工可能被什么东西碰到了,才掉进水里的。人掉下去有两种可能,一是顺着管道被水冲走,一是陷进池子下面的污泥中,两种情况均凶多吉少。

  同行分析他脱手入水

  在距离现场不远处的路口,记者遇到一群同样身穿“金固集团”工作服的工人,他们同是受雇于雨污分流工程的承包方金固集团,但与陈某不是一个施工队的,相互间也不熟悉。据其中几名工人介绍,现在的地下污水管道分两条,一条是生活污水管道,一条是雨水管道,污水直接进污水处理厂,而雨水直接流进长江,所以才叫雨污分流工程的。那个窨井口旁边正在修的一个管道,就是走雨水的。陈某当时在修雨水井,必须检查井壁上的洞口,防止污水排进来,影响雨水管道施工。当时他也许发现了漏洞并且用物体去堵塞的。估计他踩着铁梯子下去后,换踩木梯子时,下面梯子歪了,他一把没抓住,掉下去了。因为工人身上都没有穿潜水衣,下面水很深,他是不可能下水的。

  众人沿途搜寻没结果

  就在记者赶到后不久,一辆消防车赶到现场,消防队员早有准备,带着氧气瓶和呼吸面罩来的。几名队员换上装备后,有两人下到井里,用探照灯寻找,不久又上来了。表示下面情况复杂,没有发现失踪民工。与此同时,不远处的丁字路口的窨井口也有人在搜寻,几百米外还有人,以此类推。知情者说,警方和施工人员正在污水管道沿途检查。失事窨井口的消防官兵轮番下去搜寻。第二批下去的两名队员待的时间也不长,上来后表示,下面水位在下降,原来是1.5米,后来是1.2米,虽然不能淹没人,但顺着管道搜寻,不太可能。据了解,水位下降,是因为下游的一个闸口被放开了。陈某如果被水冲进管道,不会冲到长江去,因为雨水管道目前还没有直接通入长江,只有走污水管道,施工人员联系了污水处理厂,让其将污水闸门打开,目的就是为了方便搜救工作。污水闸门处有过滤设备,人不会被水冲走的,如果到那里,就会被发现。遗憾的是,尽管有关部门组织人员在事发现场到污水处理厂几公里长的管道沿途多点全力搜救,但是,直到昨晚8时记者发稿时止,失踪的陈某仍然没有找到。

  工人缺乏安全保障措施

  据了解,失踪民工陈某今年46岁,来自安徽泗县。他出事后,几名老乡吓得浑身发抖,其中一名中年女子哭了,不停地喊他名字,祈祷他平安无事。“就想赚点钱回家过年,怎么就出事了。我还没有告诉他家人,妈呀,我吓得不行了,过几天我就回家,不干了。”该女子说。“你看嘛,那个人下去干活,连根绳子都没系,要不然,上面的人拉一下,或是固定在上面,不至于失踪。”现场一名市民这样说,不少人随声附和,“是的,是的。”一位消防人员表示,在井内作业,首先要检查下面的情况,看看有没有有害气体,水深和流量,在安全的情况下,施工人员还要戴安全帽,系好安全带,配备好安全设备,上面的人做好接应工作,确保施工安全。这些安全措施一旦疏忽,后果很难预料。目前,有关部门正在全力搜救失踪者,同时对事故原因展开调查。(请报料人来领线索费)

  作者:李灿伦/来源:南京晨报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