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秘密服药7个月 450名高危人群无人感染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01日07:37  华龙网-重庆商报

  本报讯 昨日,34岁的张文鑫(化名)来到重医附一院感染科进行常规体检,之后他领到了两瓶药,这一切全部免费。在旁人眼中,张文鑫只是一个普通的病友,不过只有该科室少数专家才知道,张文鑫其实是一名身体健康的同性恋者,作为志愿者的他是重医大副校长黄爱龙牵头的国家“十一五”重点攻关项目——艾滋病生物预防技术研究与产品研制课题的重要对象。

  昨日,重医大首次披露,在过去的7个月,重庆、广西、新疆三地共有450名高危人群像张文鑫一样,秘密服用药物预防艾滋病,至今暂无一人感染。

  三类高危人群

  参与药物预防

  高大英俊的张文鑫在我市某外资企业任销售高管。“我一直以为在我的交友圈中,不可能会出现艾滋病!”张文鑫说,他有一个交往7年的固定同性伴侣,对彼此都很忠诚。直到2008年初,一名被张文鑫一直树立为“洁身自好”榜样的老大哥被查出感染HIV(艾滋病病毒),才使他开始重新审视和男友的关系是否真的安全。2008年,张文鑫和男友经过圈内人介绍,参加了一项艾滋病药物预防的调查和研究。

  据了解,该课题作为国家“十一五”重点攻关项目,由重医大副校长黄爱龙教授牵头负责,重庆、广西、新疆三地的疾控部门配合。目的是了解高危人群对口服药物预防艾滋病的接受度,以及服药效果及安全性,为今后大规模试点做准备。

  提前服用抗艾滋病病毒的药物,在体内形成一定浓度,以抵御该病毒的入侵。“其原理和我们现在实行的艾滋病暴露之后服抗病毒药物一样,只是我们把这种防御工作提前做了!”黄爱龙解释说。

  据悉,该项目一共招募了近4000名由男男性接触者(简称“MSM”人群)、女性性工作者和HIV感染者伴侣等三类人群组成的志愿者,全程保密。

  450人服药

  药费日均百元

  “他们都是健康人,对长期服用药物预防艾滋病还是有一定顾虑!”重医附一院作为我市开展该项目的唯一临床科室,黄文祥主任告诉记者,在对调查问卷初步分析后,发现7成的“MSM”人群还是能接受药物干预,其他两类人群接受度则要低一些。经过筛查,有450人自愿接受免费服用抗病毒药物预防艾滋病,他们都身体健康。

  “其实最开始我也还是有些顾虑!”张文鑫说,毕竟自己没患病,担心长期服用抗病毒药物反而会对身体有影响。

  据介绍,志愿者每天需要服“替诺福韦”、“恩曲他滨”两种抗病毒药物各一粒,前者目前在中国大陆没有出售。平均算下来,服用这两种药物每天需花费百元左右。

  “这些志愿者的所有资料都全程保密,有专门医生对接!”黄文祥说,重庆招募的近200名志愿者每个月都会来该科一次,不用挂号、也无须排队、单独诊疗、处方内部保存不予公开。医生会仔细询问志愿者们的服药情况,在做完抽血、B超等相关体检后,医生会将下一个月的药物发给志愿者,叮嘱他们一定要每天服用。

  黄文祥介绍,7个月的药物应用刚刚结束,450名志愿者无一例感染艾滋病。除了个别志愿者偶尔会出现轻微腹胀、腹泻等副作用外,其余志愿者身体均状况良好。

  2015年有望推广

  每天药费有望降到20元以下

  据悉,由黄爱龙教授带头的该项目从2008年开始,将于明年2月结题,倾注了众人的大量心血。黄教授表示,届时结题报告将上报卫生部、科技部验收,用以制定口服药物提前干预艾滋病的系列措施。从明年起,还将扩大试点范围和人群,预计到2015年可全面推广。届时,如果有政府的支持,日均药价可降低到20元以下,能让更多高危人群受益。

  “我们正在对服用药物的方式进行研究和调整,让它更能被更多高危人群接受!”黄教授透露,除了“每天服药”的方式外,“每周服用2次另外在性活动前2小时再服一次”的方式也在考虑中。黄教授提醒,口服药物预防艾滋病只是艾滋病综合防治中的一环,高危人群不能因此放松警惕而放弃其他防治手段。另外,“替诺福韦”、“恩曲他滨”两种抗病毒药物必须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服用,普通市民切不可自行购买、服用。

  本版稿件记者 陈瑜 实习生 张锐 采写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