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个人承担30%未必能解看病贵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01日07:46  华龙网-重庆商报

  卫生部党组书记、副部长张茅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我国将逐步减少个人承担看病费用的比例,计划到“十二五”末,把个人承担看病费用的比例减至30%以下,达到国际水平。

  个人承担看病费用的比例减至30%以下,公家出大头,个人出小头,确实减轻了不小的负担,但并非就能缓解看病贵。要说看病费用比例在30%以下,时下机关单位,甚至不少农村都已经实行,有的比例比这还低,但是看病贵的呼声从来就没停止过。据今年“两会”医改调查:75.8%的受访者都认为看病越来越贵。

  看病贵由不少原因所致:一是药价虚高。一些药品还是原来的药品,换个精美的包装,冠上新药或者特效药,价格就猛升;有的招牌也不换,在数量上做文章,采取减少添加剂、减少颗数的方式,变相涨价。二是医院逐利性强。不少医院每年都下达创收指标,并将其落实到医生头上,一些医生就能开贵药决不开便宜药,能多开处方决不少开。三是医生吃回扣,拿红包的现象屡禁不止。这些因素的存在,看病贵想要缓解,难之又难。

  本来看个感冒,吃几片感冒药就能解决,可只要一踏上医院的大门,就得花上几十元甚至几百元。住院费用更是惊人,小住都得花上近万元,大住几十万、百多万是常事。按此数目推算,即使看病费用比例在30%以下,个人所负担的费用也不会小,只不过是表面上好听了点而已。

  看病贵是一大顽症,多年来相关部门采取了不少措施:自1996年整顿药品价格秩序以来,中国药品市场先后经历了大大小小20多次降价;严禁公立医院下达创收指标,严禁医生吃回扣,得红包;从严核定非营利性医疗机构配置的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价格,按照“弥补合理成本、不赢利”的原则进行制定和调整……可时至今日,药品贵、乱开处方、乱检查的现象并未能得到根本上的遏制,甚至越演越烈。

  个人承担看病费用的比例减至30%以下,目的是让公众能承担得起看病的费用。但以上问题若不解决,纵然比例就是降得更低,也未必能缓解看病贵。要从根本上解决看病贵,就得从体制上、对医药的监管上下更大的工夫,效果远比简单的降低个人负担比例来得明显。

  罗瑞明(江西 自由撰稿人)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