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不妨听听蘑菇怎么说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01日07:46  华龙网-重庆商报

  新闻背景:近日,北京西城阜外一小六年级学生张皓,对市场上的鲜蘑菇进行调查发现,市场上的鲜蘑菇超九成都被荧光增白剂污染。中国农业大学微生物实验室高瑞芳博士表示,该调查可信度100%。北京市工商局相关人士称,张皓的实验及调查结果“不具科学性”。

  邓海建(江苏 教师):调查“蘑菇有没有爱上荧光增白剂”是件很严肃的事情,如果小孩子轻易就窥见其间的猫腻,职能部门的脸还往哪儿搁?面对这“九成被污染”的数据,最保险的方法就是抵死不承认:一来,公众就不知道究竟有多少蘑菇整过容,情绪就比较容易“稳定”;二来,监管也就暂时摆脱了渎职的嫌疑,只要坚持市场上的蘑菇就是“自来白”,你就不好意思说他不作为;三者,还显示出“蘑菇有没有爱上荧光增白剂”是个很有技术含量的东西,间接印证职能部门存在的必要性。

  好吧,既然这样的调查“不科学”,蘑菇又不是“反物质”,取之容易、验之不难,那就请职能部门拿出“科学”的调查结论。作为市场监管部门,蘑菇当属于自家“一亩三分地上”的物种,经费也充足,仪器也先进,对其品性质地该熟稔于心,“九成被污染”不科学,那么,究竟有几成被污染、抑或有没有污染?事关餐桌安全,职能部门总不能玩“你猜你猜你猜猜猜”吧。

  孩子热心的说法不可信,职能部门又没有“科学”说法,消费者能做的,就是学会和蘑菇对话,看看蘑菇们现在是不是情绪稳定,听听蘑菇怎么说吧。

  张兮兮(大连 媒体人):说起来,我们的工商部门真的是很淡定,“蘑菇有毒,可能致癌”的神马结论,在他们眼前都是浮云。可我们这些小老百姓哪敢将这个问题视作浮云啊?蘑菇作为日常食之物,谁家不是常买?在日前举行的浙江省政协专题协商会上,该省政协常委、农工党省委会专职副主委陆国钦表述:“食品安全问题,使人们易成‘温水中的青蛙’。”此结论非常有道理,从苏丹红到三聚氰胺,从农药超标到冒牌米油,我们对食品安全的心理容忍底线已经越来越低,可不正像那温水中的青蛙,身处险中犹然未知?懒政思维之下,我们食品安全的守护者常常嗅觉迟钝,动作迟缓,缺失对生命、健康的最起码尊重。自然,也缺乏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担当的勇气。

  童言无忌与官腔官调的对比,具有强烈的反讽效果——百姓们并不甘心做“温水中的青蛙”,不断以自己的方式进行食品安全上的举报和监督,那么就请懒政温水中的行政权力能奋起担责,做好公众食品安全的守护神。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