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假儿子专电留守老人 骗了上百万

  “妈,我出车祸了,要交一万元住院费。”“爸,我吸毒遭抓了,要交5000元保证金。”一伙骗子按电话号段“海打”,专对留守老人下手,冒充在外务工的儿子或女婿诈骗钱财。昨日,记者从南充警方获悉,省公安厅督办的特大电信系列诈骗案已成功告破,132起案件涉案金额100多万元。

  凌晨5时“儿子”求救电话打来

  6月1日凌晨5时过,60多岁的任大爷正睡得迷迷糊糊,突然,放在床边的电话响了。“爸,我吸毒遭抓了。”“你是三娃啦,不是在云南打工嘛,咋出这么大的事!”“嗯,嗯,我就是三娃,是在云南,爸爸你得救我哦!交5000元保证金就可以出来了!”

  任大爷是南充嘉陵区安平镇一名留守老人,三儿子在云南打工。接到“儿子”电话后,任大爷像掉了魂似的。“儿子”在电话中留下了当地派出所长的账号,叫他直接把钱打到所长卡上就可以保释出来。任大爷赶到镇上,迅速给派出所长划过去5000元现金。

  “三娃,我把钱打给所长了,你出来没有?”打完款后,任大爷才想到问一问儿子,什么时候放出来?“爸,我正在工地上,哪会吸毒遭抓啊!你是不是遭骗了哦?”任大爷赶紧到镇派出所报案,说自己遭假儿子骗走5000元。

  海打电话男的喊爸女的喊妈

  嘉陵公安分局接到报警后,通过走访调查,境内安平、盐溪、白家、世阳、木老等乡镇居然出现多次类似诈骗案,受害人都是留守在家的老人,骗子都是冒充在外务工的“儿子”、“女婿”打来电话。这些诈骗手机号都查不出机

  主的任何信息,专案组辗转广东、湖南、贵阳等地,通过受害人划账的银行卡,调看上百段银行柜员机的取款视频,打出上千份电话通话清单。经过夜以继日的比对,住在嘉陵区南虹路的李勇和王强两人进入警方视线。

  经查,李勇,嘉陵区无业人员;王强,甘肃玉门人。2008年,李勇受曾某之邀,到东莞长安镇专门学习电信诈骗技术。李勇带回师傅送给的一本“密码本”。“密码本”是一本电信诈骗的专用小册子,上面有全国各地电信号码段。比如南充嘉陵区火花街道办,号段36AB开头,他们就从36AB001开始“海打”,一个乡、一个镇、一个街道办地扫荡。“一听是老年男子就喊爸,老年妇女就喊妈。”遇上年青人他们一般就说“打错了”。

  打得太多连骗了谁都不知道

  采取“广撒网”的方式“海打”,两人呆在家里不断地换电话卡打电话,平均每天要拨出100多个电话,李勇每天出门,定时到银行查“账”。

  案件侦破后,部分受害者还蒙在鼓里,以为真的是花钱为儿女“消灾”了。当警方对案件作进一步追踪时,很多老人还以为民警才是真正的骗子,这让办案民警哭笑不得。132起案件涉及广东、湖南、贵州等6省市,涉案金额100多万元,两名骗子已将诈骗来的钱财全部挥霍一空。“我们都不知道是哪个寄来的钱,”两人交待,由于每天打的电话太多,也不知道哪些人会上钩,具体每笔钱是哪个寄的也不清楚。

  “警方办案哪得喊受害人家属打钱,一般都是通过当地警方联系家属。”案侦民警提醒留守在家的父母,接到类似电话,一定得先和自己的儿子、女婿核实真假,不要急于划钱。

  华西都市报记者苏定伟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