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120条建议意见直呈市政府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01日08:26  南方日报

  

120条建议意见直呈市政府
昨日,东莞市长李毓全邀请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进行座谈。苏仕日摄
120条建议意见直呈市政府

  南方日报讯昨日,一年一度的市长约请市人大代表座谈会和市长会见政协委员座谈会分别如期举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纷纷就经济发展、基础教育、用工环境和社会保障等热点话题,向市政府现场直呈建议或意见达120条。

  这已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连续15年与市长面对面交流建议和意见。与往年有所不同,今年的座谈会还邀请了一些分管领导和相关部门的负责人进行了现场回应。

  昨天的两个座谈会,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教科文卫、交通环保依旧是代表和委员们关注的焦点。而围绕这些焦点话题,代表和委员们则纷纷从民生的角度进行了深入挖掘。

  在人大代表书面提交的建议中,当前最热点的物价、用工、教育和路网建设等话题都有涉及。而政协委员现场提交的意见,也基本围绕着产业升级转型、文化名城建设、基础教育强化和用工环境改善等话题展开。

  据统计,昨天上午举行的市长约请市人大代表座谈会上,市人大代表共提出了53份书面建议。而下午举行的市长约请市政协委员座谈会上,市政协委员共提交了67份书面意见,两个座谈会累计现场直呈建议意见120条。

  从1996年起,东莞每年都会举办一次“市长约请市人大代表座谈会”和“市长会见市政协委员座谈会”,两个座谈会已成为市政府主要领导与代表委员面对面交流经济、社会与民生事件的有益平台。

  为增强互动与交流,昨天的两个座谈会较以往还分别进行了流程调整,增设了市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现场回应的环节。

  ■焦点话题

  最低工资1600元仍然招不到人

  提高城市美誉度让打工者喜欢东莞

  用工

  “解决招工难,最重要的是要提高城市的美誉度,让全国找工的人都喜欢东莞,没来的想来,来了的安心。”有代表提出的东莞企业面临的缺工问题,建议政府帮助企业加以解决,对此,市长李毓全作出回复,称改善大的用工环境,维护、宣传城市形象最重要。

  代表:

  最低工资1600元仍然招不到人

  在昨天上午的座谈会上,市人大代表、道滘永通塑胶有限公司董事长卢耀华首位发言,他提出,随着去年下半年全球经济企稳向好,东莞许多企业的订单逐步恢复,但“招工难”问题又日趋严重。

  卢耀华以自己企业的情况为例,称目前厂里员工的最低工资标准已从从前一阶段的1400元/月上涨为1600元/月,但仍有一些普通操作岗位缺人。

  他建议政府,建设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由政府部门、商会、行会或调查机构,对企业劳动环境、工资待遇、工作时间、社会责任等公众信息进行定期调查和披露,增加企业透明度,为劳动者选择就业单位提供参考。同时,政府可以各处设点,免费记录农民工的重要信息,供企业选择。

  卢耀华还说,东莞还应该放宽人才落户的准入条件,加大对外来人才子女教育,从制度上提高对人才的吸引力。同时加大执法力度,下大力气查处企业侵害劳动者权益的行为;制订法规,加大对用工违约的处罚,保障劳资双方的权益。

  市长:

  招工关系到东莞未来发展

  对于缺工问题,市长李毓全也深有同感。他说,前一段时间在日韩考察,走访了一些大企业,请他们谈谈对东莞投资环境的意见,结果大家很少提社会治安的问题,对于政府的服务则是表扬,提的最多的就是招工难的问题。

  “目前,东莞在招商引资上,土地所剩不多,用地也不便宜,技术、市场是投资者自己带来,政策优惠其他城市也有,如果连劳动力都招不到的话,就会影响到城市接下来的经济发展。”

  李毓全分析,目前东莞的缺工一是结构性缺工,技术工人缺乏、普通工人也缺乏;二是季节性缺工,企业临时有订单很难招到人;三是信息不对称,一些想找工作的人找不到工。

  他认为,政府目前最重要的是要改善城市大的用工环境。近期东莞市政府委托清华大学做一个城市形象设计方案,调查显示东莞人对这个城市的满意度是很高的,但是东莞城市的对外形象则不佳,一些海外传媒的报道给大家带来了很大的误解。接下来,东莞市将改进工作,注意宣传和维护,提高城市的美誉度,提升城市的形象。“要让全国找工的人都喜欢东莞。没来的人想来,来了的人安心。”

  技能型人才不足,结构性缺工问题严重

  调整专业设置变招工为招生

  职教

  东莞要建成现代制造业名城,需要大量技术工人,但目前东莞的技能型人才不足,结构性缺工问题严重。

  市人大代表、石龙职业技术学校教师沈西智提出了加强职业技术教育的建议。市教育局局长杨晓棠表示,将根据东莞的产业结构调整职教的专业设置。市长李毓全说,职业教育要为东莞制造业城市服务,为企业输送更多实用、优秀的人才。

  代表:

  增加职业教育经费投入

  沈西智建议,政府结合实际,制定有利于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优惠政策,逐步增加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经费重点用于支持实训基础建设、示范专业建设和师资培训上。在办学模式上,打破镇街界限,全市统一招生、毕业生全市统筹就业。

  职业院校要面向市场办学,根据社会需求设置专业、开发培训项目,加强校企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同时建立吸引和培养优秀职业技术教育教师的有效机制;对有实际操作能力的高级技工、技师,可适当降低学历标准,吸引到职教队伍中。

  市教育局:

  专业设置以工科为主

  市教育局长杨晓棠对代表的建议作出回应。目前东莞市已经着手优化整合职教资源,财政投入20多亿元用于兴建5所、扩建4所中职学校,后年可全部完工,生态园职教城也在建设中。在具体的职教办学中,将根据东莞的产业结构调整,根据东莞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调整职教的专业设置,由原来以文科为重点,变工科为重点的专业设置,目前已确定了23个骨干专业。

  在生源方面,除了本地学生就读之外,还接收粤东、粤北、粤西等欠发达地区的学生来莞就读,公办学校学位不足,政府补贴学生就读民办学校,每人每年补助3500元。

  幼儿园园长工资不及中学保安

  增建公办幼儿园鼓励多元化办学

  幼教

  截至去年底,全市3至6周岁在园(班)的幼儿已达176249人(含非户籍人口),而每年还有大量幼儿(户籍人口幼儿接近1.8万)需要入园。东莞的幼儿教育入园难问题正越来越严重。

  市政协委员、玉兰中学教师黄蔚然代表致公党东莞市委员会筹备组提交了一份题为《增加公办幼儿园缓解入园难问题》的意见,直言东莞幼儿教育已成东莞基础教育的软肋。

  委员:

  学前教育仅占市财政教育投入的1.46%

  黄蔚然称,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和缺乏刚性的政策规定,东莞的幼儿教育正面临着公益性欠缺、投入少、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目前,全市幼儿教育办园机制不完善,公办园比例小,全市由市镇财政投入建设的公立幼儿园仅占幼儿园总数的4.4%。同时,近两年全市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基本维持在7000万元,只占财政教育投入的1.46%。

  受此影响,全市幼师的学历、能力以及待遇也明显偏低,当前全市幼师平均工资水平仍处于职工最低工资的边缘,约为1000—1200元不等。待遇低下使职业幸福感差,进而导致流动频繁,近70%的幼师在5年内会离开幼教行业。

  黄蔚然还表示,公办幼儿园太少,师资不稳定等问题进一步引发了幼儿教育资源短缺等问题,入园难,入园贵越来越成为众多家长和学生的困扰。

  因此她建议,政府进行科学规划,完善办园体制,加大公办幼儿园的建设力度,鼓励多元化办园。同时监督民办幼儿园发展方向,使其不偏离社会公益的轨道。

  市教育局:

  幼师工资确实低于保安

  针对黄蔚然提到的问题和意见,市教育局局长杨晓棠直言,委员们的意见正中东莞基础教育的一大软肋,幼儿教育、学前教育已是东莞教育的一个痛处。

  他说,近几年,虽然通过发展基础教育,投入和规划了一批新的幼儿园,也取缔了一些无牌无证的民营幼儿教育机构,对一些好的幼教机构进行了升级和奖励,但整体上距离幼儿教育健康发展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

  杨晓棠特别提到,黄委员在建议中提到的一些调查数据是真实的。市教育局今年通过调研也发现了幼儿教育正存在公办幼儿园比例非常低、幼师待遇非常低以及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重等三大问题。“在某镇调研时我们就发现,该镇中心幼儿园园长的月薪只有1500元,幼师则只有1000元,甚至低于该镇普通中学保安的工资水平。”杨说。

  如何化解这些难题?杨晓棠表示,市教育局正在加紧对发展幼儿教育的基础规划,已经确定了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参与,公民结合的方式来大力推进幼儿教育,未来将会联合多个部门围绕这些问题集中研究解决方案。

  ■建议意见之

  最

  ●最关乎民生的建议

  控制通胀预期

  市人大代表张玉平提出,今年物价上涨的局势,令广大民众忧心忡忡,他建议政府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有效管理。市物价回应称,物价部门已采取了七项稳措施稳定物价,降低人民生活成本,同时向低收入群体发放生活补贴。

  张玉平建议政府:一要重视生活必需品供给稳定,当蔬菜价格出现较大辐度上涨时,市政府要采取外地调运、打击囤炒等方式,向市场增投蔬菜,扩大供应、保障供给;二要密切关注和引导流通环节批发价格;三要建立、健全信息统计系统,及时公开市场信息,市政府可以通过行政公开、莞视新闻、阳光网等渠道,及时公开市场信息,以此作为强化民众监督、防止“搭车涨价”和不正当竞争的重要手段,引导民众合理消费,防止抢购、囤积。

  对此,市物价局作出回应,称东莞市制定了七项稳定物价的措施。还将采取稳定消费,降低人民医疗、教育、公交、物业等生活成本,控制天然气、煤气、用水等垄断行业提价,以及向低收入困难群体发放生活补贴,目前已对低保居民生活用水进行5折优惠。

  ●最温情的建议

  关注青少年身心健康

  市人大代表钱映芳提出,去年全市中小学生自杀超过10例,他们都有心理健康问题,建议全社会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她说,目前东莞市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心理辅导老师配置不够。她所在的学校东城高级职业中学,由于有专门的心理辅导老师,近年来先后挽救了多名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但目前大部分民办学校没有配置心理辅导教师。

  另外,家庭教育方式、学生学习压力过大、缺乏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场所等,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也带来了较大影响。她建议成立“东莞市青少年健康成长辅导中心”,由专业人士直接接受学生、家长、老师的心理咨询与求助。

  无独有偶,在关注青少年健康方面,政协委员李凤禅则集中关注对向青少年销售止咳水的打击力度。

  她说,东莞青少年滥用止咳水等成瘾药品的比例正呈上升趋势,一些不法销售商,为谋取利润,依旧隐蔽地向青少年销售成瘾药品,对青少年的成长造成了极大危害。她建议,对违法销售成瘾药品给青少年的店铺和场所实行严惩。比如,二度违法的严格实行“一票否决制”等。

  ●最“一拍即合”的建议

  进港南路延伸至256省道

  随着虎门港建设进程加快,需要完善的道路交通网络,但目前虎门港主港区对外道路交通主要依靠港口大道,沙田镇也以该路为主干路,导致这一路段交通繁忙、交通压力沉重、交通事故时有发生。

  市人大代表樊惠明建议,把进港南路延伸到厚街256省道,建设进港南路延长线,从进港南路沙田大道交汇处一直延伸到厚街镇256省道,途经沙田、厚街两镇,全长约4.2公里,按城市主干路标准规划建设,打通由西大坦集装箱港区至厚街256省道的瓶颈,缩短虎门港与厚街等镇街的路程,连续广深港客运专线的白沙站。缓解港口大道的交通压力,完善虎门港与周边镇街的联系,又为虎门港开辟一条连接广深港客运专项的快速干线,实现与珠三角地区的无缝对接。

  这一建议得到了市政府的采纳。副市长邓志广在会上说,市政府已经同意将进港南路延伸至256省道,加大港区辐射,提升区域路网建设。邓志广称这一建议非常及时、非常好,对代表表示感谢。

  ●最深谋远虑的意见

  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抢占制高点

  到2015年,全球销售价值高达1600亿元的品牌药将失去专利保护,仿制药企业将迎来空前的发展机遇,未来5到10年是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

  东莞如何抓住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呢?农工党东莞市委员会调研后认为,东莞目前的生物医药产业已初具规模,产业创新人才和技术平台也已有一定基础。但产业创新所需的中高端人力资源仍较匮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同时,特别突出的是,缺少龙头企业和项目带动产业集群发展,“整个东莞药业的年产值甚至不如苏州一两个龙头企业”。

  因此,委员们建议,市委、市政府把生物医药产业列入东莞的“十二五”规划,作为重点发展优先扶持的战略新兴产业来发展。

  对此,市相关部门回应表示,正在加大对全市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扶持力度,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而将生物医药产业作为优先扶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计划,也已形成报告提交市政府。

  南方日报记者郭文君刘进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