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屏南内定事件”只是一只小萝卜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01日09:22  新安传媒网

  “屏南财政局招考内定事件”有了新发现:福建屏南再曝疑似内定招聘,2008年屏南县委党校的一次公开招聘,也存在让人匪夷所思的猫腻。(11月30日《新安晚报》)

  一切悖逆之果,必有寻常之因。就在公众追问“屏南内定事件”的起承转合时,又曝出了雷人招聘的“兄弟版”:有网友在屏南人事人才网上检索到了2008年屏南县委党校的一次公开招聘,条件同样光怪陆离——招聘岗位是县委党校教师,要求包括“境外高等院校经济学专业毕业,取得学士学位,接受英语语种授课,具备英语六级听说读写能力,女性,22周岁及以下,共青团员,屏南籍或出生地在屏南”。

  党校教师,非“团员”不可,还要“境外学位”,还得是“不超过22周岁的女孩子”——“公开招聘”的醉翁之意,由此心照不宣。相信此事曝光之后,纪检部门也不好意思闲着,或许能再揭开一个“拼爹游戏”的谜底。真得佩服网友的“慧眼”,但仔细想想,这事又很“顺其自然”:如果没有若明若暗的先例,诡异的招聘启事何至于胆大若此?网友料到此事定不可能“只此一家别无分店”,于是稍一搜索,便有证据坐实了自己的推断。

  “屏南内定事件”后,一项调查显示:绝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在地方政府的招聘中,内定现象非常普遍。类似屏南这样明目张胆且毫无技术含量的内定,毕竟是嚣张的少数,更多的,则是在招聘之前放低门槛、而在招聘中隐设门槛,不管PK得如何热烈,最后胜出的还是“心有所属”者——这样的“艺术”,并没有什么难度:既封住了舆论的嘴巴,又完成了权力的乾坤大挪移。内部监督睁只眼闭只眼,外部监督更无话可说——任你的眼睛再亮,又能瞧出什么端倪?

  纠结于招聘规则的“低级失误”,类似于花两元钱就幻想中得五百万——也许偶尔能实现监督的梦想,但终究不是长久之策。一旦被监督者“聪明”起来,修正招聘公告的可疑之处,那是何其地简单,而公众再想以此作为人事监督的支点,基本无望。因此,“屏南内定事件”的真正价值,并不在于启示我们迅速清查可疑招聘的个案,而是警示体制要反思招考程序的全面监督以及整体透明。如果公职人员招录的制度环境未有改观,私权挑衅规则的现象就不可能杜绝。起码眼下看来,“屏南内定事件”只是一只小萝卜,几个涉事部门也只是斑斑点点的泥浆而已——因为内定的把戏,何止他们一个人玩得欢呢。□ 邓海建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