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卖花六年 赚个“快乐”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01日09:34  生活新报

  

卖花六年赚个“快乐”

  卖花不仅是她谋生的方式,也是她寻求块了的途径

  本报记者 孙兵 摄

  她是元江一位普通农妇,20年前,因触电,她左臂被截肢;过了10年,她来到昆明,和老伴及儿子一家过着并不富裕的生活。如今已68岁的她每天背着两个包袱、一个凳子,再挎上装缅桂花的篮子,走到南屏街、大观楼、赵家堆等人流聚集地,不论寒暑,一卖就是6年多。尽管卖缅桂花每日所得不过一二十元,但她说,只要每天能看看街头过往的行人,心情就会很好。

  “我姓王,国王的王”

  “我姓王,国王的王。”老太太读过四年书,边说边用手在腿上画了三横一竖。虽然失去了左臂,但她的右手很灵活。她的缅桂花不像别人那样串成一串,而是装在一个塑料袋里。一个塑料袋里装3对,然后她手拉一头,嘴含一头,打一个结就拿出来卖了。有人来买,就丢下一块钱,提走一袋。她捡起钱,放进一个用牛仔裤改成的褡裢里。“这就是吃饭的钱了。”每天中午她都不回家,在路边的面食店买两个大馒头,就是她的中饭了。

  20年前的那次事故,让她差点丢了性命。她说那晚下雨,电线全被淋湿,她去拧灯泡,结果就触电了。在医院躺了3天,她才清醒过来,左手和头部都受到重创。后来转到昆明,截肢加上头部手术,共花了13600元才治好。

  病好后她又回到元江的家里继续务农,直到10年前来到昆明。她的老伴是个厨子,一直在昆明工作,两人一共有5个孩子,二男三女。大儿子和小女儿早就不在了,现在只有小儿子一家在昆明,两个女儿都在元江成家了。老伴20年前就退休了,单位分了一套小房子,现在一家5口就住在里面。

  “劳动光荣,懒,不光荣”

  10年前她从元江来到昆明,和老伴一起照看孙女,孙女上学后,她就出来卖缅桂花。“我喜欢劳动。”她说,每天早上9点出门,在外面走一整天,天黑后到交三桥,卖到10点半回家。老伴喜好烟酒,这些年一直疾病缠身,每个月药费就得花400多,隔三岔五还要去按摩一下。家里的水电费也是老两口出,老伴的退休工资根本不够用。“出来卖花能补贴家用。还不用跟孩子要,自己心情会很好。”她说。

  交三桥今年开始围挡施工,她晚上就转到小花园的十字路口摆摊。晚上新西南广场熄灯后,她就收摊,坐上公交车,一站路就到家了。她说,在街上看看来往的行人,心情会好起来。哪天逛累了,就找附近的邻居聊聊天,也很开心。

  “我家穷了3代了。”她说,现在虽然日子不算很好,但她已经很满意了。每过两天她就去一次拓东路的花卉市场,批发100对缅桂花。两个月去一次螺蛳湾,批发一包鞋垫。鞋垫不好卖,冬天一天只能卖两三双,夏天根本没人买。

  “劳动光荣,懒,不光荣!”嘴里没了牙,她依然笑呵呵的。11月29日晚,她在小花园卖了两个小时,只卖出两袋缅桂花和一双鞋垫。住在附近的老乡来找她玩,她就早早地收摊回家了。

  本报记者 肖国鼎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