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二三线城市幸福指数高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01日10:03  新晚报

  据中新社电 在日前江苏省举办的“2011届研究生专场招聘会”上,1万余名研究生进场与更多的本专科生争抢7382个岗位。在这批前来应聘的研究生,其中不乏“985”“211”名校生。据相关部门的调查,五成研究生表示对二三线城市有极大的兴趣。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城市生活压力,研究生们也变得更加现实谨慎,目光投向更为实际的二三线城市。

  近几年来,二三线城市在逐渐以其较好的发展前景、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在就业市场上显现极强的“磁铁效应”,吸引大学毕业生和高级人才。

  中国社科院2010年7月29日发布的《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3》认为,目前中国城市出现的部分大学毕业生离开“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向地方城市流动的新趋势,我国应大力改善二三线城市就业与生活环境,促进城市均衡发展。

  长期以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一直都是大学生就业首选目的地。但最近一次网络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受访白领开始考虑到其他压力较小的城市寻找舒适生活。这些在一线城市居住三年以上的受访者中,55%的人表示他们将在未来几年内选择离开,主要原因是高房价和大城市的生活成本。受访者普遍认为,与其待在这些大城市承受那么大的生活压力,不如到诸如杭州、青岛和厦门等二三线城市寻求个人发展和生活的空间,更为实际和实在。

  一些选择二三线城市就业的大学生认为,这些城市同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相比,生活成本相对不高,发展空间较大,生活相对比较稳定和安逸,幸福指数较高,也能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

  在前程无忧网关于“去不去一线城市找工作”的投票中,有47%的人选择去非一线城市找工作,而这一比例数据在2009年年末为31%。在一部分大学生求职者眼中,一线城市代表着生存压力、竞争残酷、人际冷漠、环境污染,他们之所以选择回归二三线城市,除了为享受二三线城市相对较好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外,同时,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这些城市同样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专家表示,大学生回流二三线城市求职就业,既是一种理性的回归,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