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两岸路线 将成绿营“总统”提名战场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01日10:13  台海网

  台海网12月1日讯“五都”选后,正当外界关注民进党2012“总统”提名之际,民进党主席蔡英文抛出成立智库强化中国(大陆)政策论述与交往能量,引发关注。可预见随着2012接近,两岸路线将成党内交锋焦点。

  据台湾“中央社”报导,继选前抛出将建立与中国(大陆)智库的交往对话平台后,蔡英文“5都”选后再抛出,将参选新北市长的选举补助款的2/3 经费约新台币2000万元成立智库,强化民进党的中国(大陆)政策论述,以及提升与中国(大陆)直接交往的能量。

  民进党定位智库性质对内研议经济与社福政策等议题,对外处理“国家”总体战略、国际关系,包括两岸论述等议题,虽将两岸论述列为智库的研究项目之一,但时值媒体热炒绿营2012年“总统”

  人选之际,蔡英文正向面对中国(大陆)崛起的动向,引发党内外关注。

  中国(大陆)政策向来是民进党内的争论焦点,不论是10多年前的中国(大陆)政策大辩论,乃至于党内各派系在历次重要选举的角力,甚或党公职前往中国大陆,都可见不同主张的交锋和争辩。

  2007年民进党“总统”大选党内初选,吕游苏谢4人为争取出线,面对中国(大陆)政策问题,时任“行政院长”的苏贞昌的“苏修路线”,即引发绿营内部部分势力的挞伐,当时担任党主席游锡堃则在民进党中常会推动“正常国家决议文”。

  这次“5都”选举,党内同样为了是否要锁定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有不同意见。选后民进党保住“2都”,陈水扁虽已无党籍,但仍对民进党提出有必要检讨路线的建议。

  “5都”选后,民进党得票数过半超越国民党,党内更设定2012重返执政为目标,但要达成这个目标,两岸政策显然是其中关键。

  2000年陈水扁参选“总统”,民进党内曾以“台湾前途决议文”取代“台独党纲”,争取社会最大公约数的认同,被认为是民进党完成首度政党轮替的关键。

  不过,陈水扁执政8年期间,从“四不一没有”到“一边一国”,民进党被质疑两岸政策立场反覆。也因此,蔡英文接任党主席后,着手“十年政纲”的起草工作,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中国(大陆)论述。

  民进党在这次“5都”选举中,扬弃过去的激情,走向中间路线。蔡英文在“5都”选后,立即抛出成立智库,强化中国(大陆)政策论述与交往能量,随着“总统”提名之争浮上台面,论述内容才是党内未来交锋的战场。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