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淮河终安澜 迈向新粮仓——安徽科学治淮路线图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01日10:44  中国政府网

      新华社合肥12月1日电(记者 蔡敏 詹婷婷)“中国最难治理的河流”淮河流经豫皖鲁苏四省,安徽独居其中。431公里的淮河皖境干流,浇灌了安徽全省46%的土地。然而也因其“两头翘中间洼”的河势使安徽省淮河流域长年水患频发。

      “十一五”期间,在政府、群众的不懈努力下,淮河治理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防洪除涝减灾综合效益显著提升。展望“十二五”,着手进行新一轮治理工程的淮河流域正在从昔日水患频发的“水口袋”迈向“新粮仓”。

      治淮工程建设实现沿淮人民千年夙愿

      “泥巴凳,泥巴墙,除了泥巴没家当。”这曾是深受水患之苦的沿淮人民生活的真实记录。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国务院多次作出重大战略性决策,加快治理淮河进程,造福沿淮群众。1991年9月,19项治淮骨干工程建设正式启动,掀起又一轮治淮高潮,其中涉及安徽省14项。

      2010年汛期淮河水位处于高点时,在安徽省阜南县王家坝镇刘郢庄台,农民张洪才和刘克义两位老人却在家门口悠闲地下着象棋。刘克义祖上几代都住在淮河边上,据他说,经历的蓄洪泄洪“已经数不清了”。

      “以前大家总是提心吊胆地过日子,下三天雨,老百姓就想着马上搬迁转移。”刘克义说,“这些年庄台几次垫高,我们这个庄台现在有30多米高,根本淹不到。你说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实现由“小水大灾”到“大水小灾”的转变,近年来包括行蓄洪区改造工程在内的19项治淮骨干工程相继完工,功不可没。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组织的专家组评估报告显示:治淮19项骨干工程已经形成较为完整有效的防洪减灾工程体系,其中中下游主要防洪保护区和重要城市防洪标准从不足5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沂沭泗河中下游主要防洪保护区防洪标准从1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由堤防、行蓄洪区、水库、防汛调度指挥系统等共同组成的流域防洪排涝减灾体系,在行蓄洪区充分运用的情况下,可防御流域性最大洪水,能够基本保障重要城市和主要防洪保护区的安全。

      水利部部长陈雷在今年10月治淮60周年纪念大会上指出,淮河治理工程彻底扭转了淮河流域“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落后面貌,流域总体防洪能力、水土资源保护水平、水功能区治污工作、流域机构管理水平均显著增强,实现了沿淮人民的千年夙愿。

      高科技手段力保防汛主动权

      在今年淮河防汛最为关键的时刻,宽阔的淮河河面上,常有一条船在狂风暴雨中左摇右摆,来回穿梭。那是王家坝水文站测量员驾驶着声学多普勒剖面流速仪测船在测量水文情报。

      千里淮河“第一闸”王家坝闸被誉为淮河防汛的“晴雨表”,王家坝水文站肩负重任,监控着淮河王家坝以上流域的流量、王家坝水位等情况,承担着王家坝淮河干流等7个断面的流量监测任务。今年汛期,淮河流域连续暴雨,水位不断上涨,王家坝水文站曾在5天之内,发出水情电报300多份,为淮河防汛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王家坝水文站站长李守会告诉记者,过去的王家坝水文站地处偏僻、交通不便、设施简陋,1988年前不通水、电、路。水位、雨量靠人工看管,报汛靠的是电报、对讲机,测流靠的是小木船、流速仪,测一次流就要花五六个小时。

      而如今,雨情、水位信息实现了自动测报、自动传输,再不用专门派人24小时看守了。先进的测流设备投入使用,测流时间减少至两三个小时。

      “我们用水位遥测自动采集系统进行实时监测水位,每6分钟得到一次最新的数据。”李守会说,“测流量也用上了走航式ADCP多普勒剖面流速仪,这些设备提升了时效性和准确性。”

      据介绍,淮河流域已经建起5000多个监测站,监测系统采集信息完全自动完成,然后通过网络发回。目前淮河上空基本形成了卫星、雷达监测系统,可以全天候监测雨层的分布和强度。此外,淮河全流域建设了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充分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研究了很多洪水预报模型,可以基本实现定量定点预报。

      新一轮治淮工程再上路

      在防洪能力大步提升的基础上,新一轮以淮河通畅和粮食增产为主要任务的治淮战役今年起在沿淮省份再度展开。安徽省提出推进以治淮新三项工程即行蓄洪区调整、淮河重点平原洼地治理、淮干一般堤防加固为主要内容、以解决沿淮淮北群众安居与发展为目标的新一轮治淮工作。

      中共安徽省委11月29日公布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将积极发展水运,统筹规划、综合开发利用淮河岸线资源;启动淮河流域低洼地治理,继续推进淮河流域水污染综合防治。

      率先提出打造淮河流域“平安粮仓”的安徽省水利厅厅长纪冰介绍,以安徽省为主的淮河流域2600多万亩肥沃低洼土地,平均3-4年就要发生一次涝灾,一般一次灾害就长达2-3个月。低洼地“关门淹”现象致使淮河流域大面积土地农业生产波动很大,遇到中小灾害,粮食生产即会明显减产。

      总投资为40亿元的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治理工程世行贷款项目已于上月在安徽蚌埠正式启动,该项目涉及河南、安徽、江苏、山东四省。

      据了解,以低洼地治理为主要内容的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包括开工建设淮河洼地治理世行项目、西淝河等洼地治理工程,实施洪泽湖抬高蓄水位影响处理工程等。纪冰说,经过水利和农业专家的调研和测算,一旦国家和沿淮省份的治理工程全部启动,将实现年平均减淹耕地400万亩,改善耕地2200万亩,年平均增产粮食50亿公斤的目标。“通过5到10年的努力,长年水患频发的淮河流域‘大水袋’就将变为‘大粮仓’,这将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重要贡献。”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