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东北地区加大供暖改造投入确保百姓温暖过冬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01日12:35  中国政府网

      新华社沈阳12月1日电(记者石庆伟、王晓明、范迎春)雪花飘舞,天寒地冻,近几天东北遭遇强降雪过程,气温骤降。供暖安全成为社会关注的民生问题,东北三省加大供暖改造投入,完善对城镇低收入困难群众的救助,确保百姓温暖过冬。

      辽宁省部分地区27日出现今年入冬以来一次较强降雪,气温下降至零下10℃以下,但铁岭市阳光园棚改小区北市社区低保户赵秋丽的家里仍然显得温暖,暖气摸上去热乎乎的,45平方米的房间内,温度达到18℃。社区党支部书记赵宝娟告诉记者:“采暖费每平方米28元,为减轻困难群众负担,社区里80多户低保困难户都享受采暖费减免政策。”

      “这么冷的天儿,让老百姓住上暖房子,是最大的民生实事。”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东北三省普遍出台对困难群体的供暖援助措施,财政拨出专门资金对低保户等困难群体规定面积内的采暖费予以补助。辽宁从2007年开始还扩大救助范围,向20多万户城镇低保边缘户发放供暖补贴。

      针对供暖设施欠账多的实际,东北各地加大投入改造老旧供暖管网,推进节能保温住宅建设。吉林省去年以来全面开展“暖房子”工程建设,计划用三年时间投资180多亿元,改造供热管网1800公里、撤并小锅炉2000座,目前管网改造工程已完成三分之一以上,初步让15万多户城市居民受益。辽宁省沈阳市今年启动了大规模的供暖改造工程,投资6.49亿元对59处重点区域进行了改造,改造供热管网300公里,让45万户居民从中受益,室温普遍提高。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转变供暖发展方式,提高供暖质量已成为东北供暖工作的一个重点。辽宁省积极推广地源热泵、污水源热泵以及太阳能光热技术等新型供暖方式,利用可再生能源促进节能减排。全省地源热泵技术建筑应用面积已超过6000万平方米,居全国领先水平。为了让居民在冬季生活更加舒适,一些城市纷纷提高供暖温度标准,规范供暖市场。黑龙江去年将冬季居民室温标准从原来的16℃提高到18℃,最近为应对冷空气影响,全省各地纷纷出台保供暖举措。黑河市热电厂发电公司经理赵志富说:“企业9台锅炉和7台汽轮机组承担620万平方米的供暖面积,目前已准备4万多吨电煤,抢修队伍24小时值班,随时处理各类热网突发事故。”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