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23秒的生死瞬间,34年的心灵创伤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01日17:01  荆楚网

  

23秒的生死瞬间,34年的心灵创伤

  一、基本资料

  1、书名:《废墟:我的1976》

  2、作者:雪屏

  3、出版社:长江出版社

  4、出版日期:2010年11月

  5、字数:220千字

  6、书号:ISBN 978-7-5492-0118-1

  7、定价:22.0元

  8、上架建议:畅销小说

  9、开本:16开

  二、内容简介

  这部小说通过描述唐山大地震对一个人和一个家庭造成的长期而深远的影响,来反映这场灾难对唐山人留下的心灵的创伤和阴影,真实得令人震惊!

  在这场浩劫中,生命的脆弱、人性的光辉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被无限放大,同时个人的命运也因此而改变。

  “我”在地震中失去了父亲,又在震后先后失去了两个最亲密的伙伴。患上地震后遗症的“我”后来在爱情、家庭生活、工作中,命运都发生了巨大改变。

  一场伤痛的灾难、一段可歌可泣的救人比赛、一段纯美却无结果的爱恋,读来让人泫泪欲滴……

  三、作者简介

  雪屏,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祖籍沧州,现居北京。多年漂泊,做过工,编过报,做过书商,后因病住进医院十余年。生存状态:躺着,坐着,溜达着。出版有长篇小说《溜达溜达》、《每个葡萄架下都有一只狐狸等待着》、《你喜欢林肯公园吗》、《天堂里也有一双媚眼》、《带我到阿尔泰》、《后刺青时代》和《深度忧郁》等,中篇小说《蛛网》、《搓板胡同》等。《你喜欢林肯公园吗》获新浪第二届华语原创文学大奖赛小说奖。

  四、书评

  时代的废墟,心灵的废墟

  慕秋阳

  三个月前,冯小刚的《唐山大地震》掀起了一股缅怀那场灾难的狂潮,看过那部电影的人,多被其巨大的感染力所感动。这部电影成功地改编自一部小说——《余震》,将文字所蕴含的张力淋漓尽致地转化到了视觉冲击力上。

  我读过《余震》,也读过雪屏的新作《废墟,我的1976》。作为从那场灾难中走过来的亲历者,雪屏显得异常勇敢,他能够依靠多病之躯,写下这部浸满血与泪的回忆体小说,实属不易。要知道,经历过灾难的人,最承受不了的便是痛苦的回忆,当然,也承受不了勾起这种痛苦回忆的一切。

  客观来讲,《废墟,我的1976》并非跟风之作,这本书雪屏写了很久,也许在他落笔之时,他也没想到《余震》会引发如此大的市场反响。他把自己的灵魂寄托到作品的主人公——“我”的身上,或许不只是“我”,还有酵母片、钢镚儿、胡传魁、二林子,他们在地震中侥幸逃生,然后在或身体残废、或失去亲人的时光里,慢慢地咀嚼着饱含时代气息的亲情、友情、爱情。这与《余震》偏重亲情有所不同。

  从亲情来看,给人印象最深的主要是父亲的惨死对“我”和“我”的家人所带来的深远影响。当然,作者没有靠悲鸣和哭诉来讲述这一切,甚至对于父亲的感情,也是借父亲养过的几只狼狗来体现。狼狗的绝食、对坟地的守护,以及至死不离开坟地的态度,都深深震撼了“我”。直到狗被打死,“我”的不依不饶,其实是对父亲离去之后悲痛而无助的宣泄。而母亲,则开始变成了“祥林嫂”,“要是你爸还在的话”成了她的口头禅。她对三个儿子的管教开始注重到各种细枝末节,并时不时以丈夫的言行来教育自己的儿子。诚然,她是最悲痛的那个人,只不过把这种悲痛转化为对儿子的培养上了。

  再说说友情。这部作品中最吸引人的,大概就是几个震中余生的青年男女之间的友谊了。“我”跟胡传魁的纠葛、酵母片和钢镚儿的恩怨,传达的其实是纯粹的、不掺杂任何杂质的那个时代的友情。尤其是酵母片和钢镚儿,他们的争执不休,可以从震前延伸到震后,甚至在挖掘废墟救人的时候,也不忘互相竞争,谁也不想输了谁。竞争导致他们成了名人,而风光却丝毫不被他们放在眼里,哪怕在接受采访之前,两人还会为一件很小的事情打成一团。我不得不说他们是可爱的,他们的情感也没有丝毫做作,包括胡传魁,包括二林子。就在胡传魁、二林子、钢镚儿一个接一个地死去之后,我想,他们冤家对头的眼泪,比任何人都要来得真诚。

  作品中的亲情是厚重的,友情是纯粹的,而爱情,则是微妙且难以言说的。酵母片大概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会爱上死对头钢镚儿的那妞。然而爱情就是这么奇怪,它不会因为时代的局限而有所收敛,只要遇到合适的火种,它便会熊熊燃烧。钢镚儿不在了,但钢镚儿对时苓的感情,却由酵母片来传承,这在当今,或许都是比较经典的爱情神话,而在那时,却是极其自然、极其真诚的情感流露。与他们不同的是,“我”跟关姐的爱情则显得波折不断。旁人的眼光、亲人的责难以及社会舆论都可能成为扼杀这段感情的凶器,只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或许不仅在此。地震毁掉了“我”的家庭,这只是爱情泯灭的原因之一,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我”的情感依托、“我”的人生态度也在地震中被摧毁了。确切点说,是“我”已经丧失了安全感,对待生活,对待情感,心中有太多的危机感及不确定因素,这间接导致了“我”不敢去正视与关姐的关系,不敢去接受摆放在眼前的爱情,从而坐失良缘。

  因而,总的来看,《废墟,我的1976》更为注重的,不是断壁残垣,不是瓦砾碎片,而是地震对人的心灵所造成的长期而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展现给我们的,是一段久远而难以忘怀的时代的废墟,及一抹无法修补的心灵的废墟。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