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艺博院长:羊城美景太多不妨选“双八景”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02日01:08  金羊网-新快报

  

艺博院长:羊城美景太多不妨选“双八景”
广州市艺术博物院院长陈伟安。(受访者供图)

  广州市艺博院院长陈伟安提议

  ■新快报记者 陈红艳 见习记者 周雯 通讯员 邹杰杰

  今日羊城美景太多,相近景点是否要打包参评?还是干脆评选“羊城新十景”、“羊城十八景”?广州市艺术博物院院长陈伟安昨日接受新快报记者专访时,全都“say no”。他认为,广州版图变大多倍,景点也增多几倍,新八景应与时俱进,不如评选羊城“双八景”,即风景园林类八景和现代建筑类八景。

  羊城八景是千年招牌

  “‘羊城八景’自宋代以来开始评选,宋、元、明、清每朝一次,加上解放后的三次,一共7次。一个文化活动延续近千年,‘羊城八景’这四字从来没有变过,这是广州历史上的辉煌。全国文化底蕴很厚重的城市,可能都没有一项类似的活动,可以延续近千年。”陈伟安历数了“羊城八景”的千年历史。本次羊城新八景评选轰动全市,市民参与热情极高,而发起方新快报社也不遗余力地推动评选。对此,陈伟安评价道,“这个评选活动,无论花多少力气,都非常值得。‘羊城八景’是广州的千年老店,是金字招牌。这个招牌不能在我们这代人手里断掉,要好好地擦亮。”

  不赞成景点打包参评

  陈伟安不赞成景点打包参评。“把花城广场一带打包,把新中轴线打包,我不赞成。它们集结了很多新的地标,打包会使很多有特色的东西无法凸显,会埋没建筑物各自的特点。丹霞地貌等世界自然遗产的打包申遗,那是无奈之举。评选一个城市的八景,不必打包。”

  对于评选标准,陈伟安概括为历史性、文化性、群众性、科技性。“7次评选,据资料统计,总共入选的是48处景点,可见历来的56个八景有些是重复的,但每届都是新的景点居多。云山珠水,这些历史名胜,每次都入选。越秀山、莲花山都可以考虑入选风景园林八景。新的景点比如广州塔、歌剧院是科技创新的代表,还有大学城,都可入选现代建筑八景。”

  对话陈伟安

  “广州塔的创新和高科技都是文化”

  新快报:评选“双八景”,跟选“十六景”有何区别?

  陈伟安:两者尽管都是评出十六景,但中国人讲究词汇,特别讲究文字。‘双八景’还是沿用羊城八景的金字招牌,这样既能解决评选中的各种问题,又把历史传统延续下来。若单纯变成十六景,就跟千年历史断掉了,会很可惜。

  新快报:有人说广州塔太新,文化积淀不够,不应入选新八景。

  陈伟安:创新是不是文化?高科技含量是不是文化?我认为创新和高科技都是文化,而这些广州塔都有,所以它是有文化的。当然评新(景)的时候确实要慎重。想当年,区庄立交都算广州非常大的亮点,过了三十年,随便拿个立交都比它好。评羊城新八景,眼光要放得远一些。广州塔作为电视塔有观光功能,最终的功能是广州新地标。我看过世界各地很多的高塔,从外形上说,广州塔是最美的。广州塔比上海东方明珠美很多。

  新快报:对于大学城,有文化名人评价其“就是一堆教学楼”,你认为呢?

  陈伟安:大学城是一个新生事物,把一个岛建成高等学府城。试想大学的影响力有多大,它会有延续性。以前评的八景新景点新建筑,过十年二十年就被其他新景取代。但大学城是传承文化、发展教育的重地。我觉得它不会熄灭,它只会越来越重要。它够格入选新八景。

  新快报:白云山对广州人来讲是市肺,但有外地人说它算不上景点。

  陈伟安:景点都是人文的东西,人文的东西都得靠文人或人气去宣传它。一个大文学家一句诗一篇文章,可以将一座山一条河变成名景。比如,黄鹤楼、庐山、小鸟天堂都是因文人的诗句成名的。社会经济发展后,各地开始追求自然环境的保护。繁华的广州城内,有这么一处自然景区,很特别、很难得。白云山够格成景点,因为它有足够的人气。

  陈伟安语录

  “当年广州市政府提出‘一年一小变,三年一中变,十年一大变’,作为一个市民,真的想不到会变成今天这么漂亮。我想可能连政府官员也想不到,广州会变得这么好、这么美。以前朋友来广州,觉得玩的地方不多。现在可看的景点就太多了,花城广场一带成了名副其实的广州新客厅。”

  ——谈广州大变

  “岭南文化的话语权太弱了。广东历史上偏安一隅,很少掌握话语权,岭南精品的名声能过长江,就很不错了。尽管岭南文化离皇城文化比较远,可以自由发展,但话语权弱就是个阻碍。岭南画派被评太甜太俗,其实我们往回看海派的东西,有些东西还不如我们。”

  ——谈岭南文化

  ◆人物介绍

  陈伟安,1963年出生,广东梅州焦岭人。曾在广东画院、广州市文化局、广州市美术公司、广州图书馆等文化机构任职。现为广州艺术博物院院长。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