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殷实富裕自信尊严充实快乐和谐安全舒适健康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02日01:52  新文化报

  ■开栏语:

  “努力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这句话被写入《中共吉林省委关于制定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这是省委、省政府对人民群众作出的庄严承诺。

  随着“十二五”规划建议中一系列改善民生措施的实施,吉林百姓的生活必将发生新的变化。

  过去5年的变迁发展,未来5年的谋变求新,都深深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即日起,本报推出《回眸十一五 展望十二五》专题,从可感、可知、可触摸的新闻视角,报道“十一五”时期我省取得的辉煌成就,展望“十二五”发展的美好蓝图,为“回眸”和“展望”作生动解读,以飨读者。

  11月30日,指导我省“十二五”规划制定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中共吉林省委关于制定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在中共吉林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上获得通过。

  《建议》明确提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我省发展的主线。

  “《建议》勾勒出我省‘十二五’发展的宏伟蓝图,是指导我省未来五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省发改委主任李福春说。

  省发改委是参与《建议》起草的部门之一,昨天,李福春对《建议》进行解读。

  民意

  先后汇集300多条意见

  《建议》共分13部分,59条,约1.9万字。

  “它是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广泛集中民意民智基础上形成的。”李福春说。

  据介绍,工作伊始,省委书记孙政才对《建议》起草工作的组织领导、力量配备、工作程序及进度安排提出明确要求,对《建议》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原则、重点任务和框架结构等主要内容把关。

  此外,省委成立以省长王儒林为组长的《建议》起草领导小组,加强对《建议》起草、修改全过程的领导,及时研究确定重大问题。

  《建议》起草过程中,孙政才多次听取情况汇报,并主持召开市州委书记、省委决策咨询委员、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原省级老同志四个座谈会。省委先后召开三次常委会对《建

  议》进行专题研究讨论。王儒林主持召开三次《建议》起草领导小组专题会议。省委专门召开理论中心组学习会,就“十二五”改革等重大问题进行学习研讨。省委先后向省委委员、候补委员、省纪委委员,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省法院、省检察院党组,以及各市(州)党委、长白山开发区工委、省委各部委、省直各党组(党委)、各人民团体党组广泛征求意见。

  从去年10月份规划编制工作启动,到这段时间集中起草《建议》,先后汇集各方面300多条意见,反复修改,数易其稿。

  “《建议》准确地把握了省情和发展阶段。”李福春说,《建议》充分肯定了我省“十一五”取得的发展成就,深刻分析了我省“十二五”发展面临的良好机遇。

  同时,《建议》还指出我省目前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即老工业基地长期积累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仍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破解,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仍很突出;经济结构不尽合理,发展后劲仍然不足,农业基础比较薄弱,基础设施欠账较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强,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缓慢;伴随着改革发展不断深入,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不断出现,发展所面临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竞争更为激烈等。

  原则

  坚持六个毫不动摇

  中共中央第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作出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大判断,提出科学发展的鲜明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明确主线,这一个判断、一个主题、一条主线,构建起国家“十二五”发展的总体框架和基本脉络。

  对我省而言,正如《建议》中所表述的,就是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加快振兴、富民强省”的目标,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转变方式、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切实从思想上、工作上牢牢坚持“六个毫不动摇”:

  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毫不动摇,促进科学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坚持改革开放毫不动摇,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广度和深度;

  坚持农业基础地位毫不动摇,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坚持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毫不动摇,切实强化统筹协调,突出吉林特色;

  坚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毫不动摇,切实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坚持以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毫不动摇,努力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

  “这‘六个毫不动摇’是中央要求、时代特征和吉林特点的有机结合,是党的十七大‘高举旗帜、科学发展’在我省的具体化和生动实践,对我省‘十二五’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李福春说。

  焦点

  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

  在《建议》中,有一句话引人注意:“努力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这个新说法不仅在《建议》中提及数次,甚至写入我省“十二五”的发展目标。“它在第一稿中就被写了进去。”参与《建议》起草的相关人士表示。

  据介绍,这句话是由孙政才提出的,最早出现在9月30日的《人民日报》,孙政才发表文章《推动科学发展 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

  在8月下旬,人民日报记者在吉林采访时,孙政才的一句话很有深意:“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句话,完整的理解应该是‘城市,让城乡生活更美好’,而不仅仅是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在刚刚结束的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上,孙政才更是对“更加美好”进行了系统地阐述。

  他指出,这个“更加美好”体现了系统、全面、统筹的要求,是一个全覆盖、全方位、全过程的概念:

  就是要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改善物质生活水平,逐步缩小贫富差距,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殷实富裕;

  就是要保证城乡居民依法享有当家作主的权利,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自信尊严;

  就是要保障城乡居民的文化权利,不断提高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推动文化生活丰富多彩,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充实快乐;

  就是要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切实维护公平正义,深化平安吉林建设,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和谐安全;

  就是要加强生态建设,美化生活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舒适健康。

  目标

  六个方面将具体细化

  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我省的基础条件,《建议》提出了“十二五”时期的总体目标,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

  在总体目标下,设置了六个方面具体目标:

  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镇化质量和水平明显提高、富民工程取得实质性成效、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

  “每个方面的指标都有系统全面的表述,这些目标需要我们在规划纲要中具体细化落实。”李福春解释。

  特色

  “发展”和“民生”贯穿全篇

  “《建议》最鲜明的特点是‘发展’和‘民生’两个关键词贯穿全篇。”李福春说,“发展”和“民生”紧密相联、相互支撑、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整体,这也是《建议》的突出特色。

  发展是第一要务,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做优蛋糕和做大蛋糕”。我省老工业基地所有困难的根源在于体制机制不活,是发展不够、发展不充分、发展不可持续造成的,发展始终是解决我省一切问题的关键。

  民生是第一目标,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使发展成果惠及全省人民,“切好蛋糕和分好蛋糕”。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就是让全省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殷实富裕、自信尊严、充实快乐、和谐安全、舒适健康。

  举措

  12个重点任务事关发展

  围绕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建议》提出12项重点任务:

  努力扩大有效需求,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巩固基础地位,促进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

  建设新型工业基地,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推动提速升级,实现服务业跨越式发展;

  统筹推进吉林特色城镇化,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坚持创新驱动,提高区域创新能力;

  实施富民工程,使发展成果惠及全省人民;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支撑保障功能;

  建设生态吉林,实现可持续发展;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为全面实现十二五规划而努力奋斗。

  “这些重点任务,是事关我省未来5年及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李福春说。

  部署

  规划纲要将在省两会出台

  李福春透露,根据《建议》,省政府将编制出台《“十二五”规划纲要》,将按照《建议》提出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对《建议》确定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进行细化和落实,特别是通过扎实推进十大产业发展计划,谋划建设好一系列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把《建议》提出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按照程序,《规划纲要》形成后将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经省政府常务会议和省委常委会议审议后,在明年全省两会期间,提请省政协会议协商,提交省人代会审议。

  本报记者 王小野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