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消协呼吁建执业医师信息库防假专家骗人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02日02:55  京华时报

  本报讯 (记者袁国礼)不同的几位“专家”在不同的地方,竟能提出治疗中老年慢性病的相同理论“六虚同治”。中消协昨天指出,这些所谓“专家”都是一些药企批量制造的,实际上是为了卖药。就有关假专家难以鉴别的问题,中消协呼吁建立执业医师信息库供公开查询。

  中消协根据近日收集到的资料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一个名叫姚文东的“六虚同治”创始“专家”,在某报的广告中“出生于吉林的一个中医世家,随父亲自学中医到30岁,后又到北京中医院担任中药医师”。但在另一家报纸的广告中,“专家”姚文东却出生于一个新闻世家,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了用“六虚同治疗法”治疗中老年慢性病的观点。在另一则广告中,一位名为丁玉球的“专家”又成了上述观点的提出者。

  中消协表示,在这些广告中,大多未明确说明“专家”的工作单位。有一家标出了“专家”是北京中医院的退休医师,但经核实,北京中医院在职以及退休职工中,并没有这名“专家”。中消协透露,商家复制的“专家”往往是为了推出同一种药,如前面所提到的“六虚同治疗法”治疗中老年慢性病的广告,最后都是推荐“二十五味长春方(长春宝丸)”。

  >>消协提醒

  核实“专家”

  身份真实性

  中消协提醒消费者,一定要核实有关“专家”身份的真实性,可通过互联网进行初步查询,对于那些仅有一两篇报道、对职业经历遮遮掩掩的专家要格外小心。对于标出单位的“专家”,要看其在本单位参加过哪些有质量的活动。如果出场率为零,那就基本上可以确定是假的了。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专家 药企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